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你也屬於這八成?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7 11 28 星期三

為了吸引人而作大乃商業之道,商人、藝人、經紀、政客、求職者甚至政府……

上周在電郵裡與朋友開玩笑,問他看到新聞後,是否擔心得要死。因為有報紙引述《羊城晚報》說,〈廣州桑拿中心體檢按摩女郎八成患性病〉,副題是〈病毒可穿透安全套〉。

這裡指的是接受性服務。但一般的皮膚接觸也可能傳染性病。服務員若有病,顧客即使沒有性交易,甚至不按摩,也可能因為修甲等服務而受感染,女客也不能倖免。試問曾經北上的,誰沒有沖過涼、按過摩?

廣州桑拿女郎有性病的比例如果真的那樣高,那幾乎是說,光顧過的港人也可能有八成受感染,最終傳給伴侶甚至他家人。消息若屬實,香港必陣腳大亂。女的會追問伴侶:你最近有沒有去過……?男的可能也不放心,反過來問女的:我最近都在香港,但你好像去過廣州,還說那間桑拿很「正」?去過其他省市的人可能也憂心忡忡:如果廣州這樣,其他省市是否也……?我最近在內地焗過桑拿,那是否……?

港澳更要成立應急中心,為所有近期曾北上的人免費驗血,涉及的市民以十萬計。與此同時,有人驗出性病,搞到家嘈屋閉;有的伴侶失卻信任而起衝突。傳染病可能引起的恐慌、排斥甚至仇恨都不能排除。

我這當然是誇張,而收到電郵的朋友也很幽默,煞有介事地回郵說:別詆毀我,我現在下班後回家稍晚,稚齡的愛子就質問我:你去了哪裡?言下之意,兒子比太太還要管得緊,我哪來時間鬼混?

按摩女有病不稀奇,否則內地就不會有「繁榮娼盛」的笑談,問題是會否高到八成。我懷疑有些調查為了引起注意,偏向誇張。社會上是有不良的傾向,調查也的確取得了些數據。但對外公布時,選取某種準則,突出某種角度,以求最大的震撼。

這樣說並非為北上尋春的人辯護。但以事論事。純粹提供按摩不會感染性病。廣州桑拿的「按摩女八成有性病」也就相當於說,這類女郎十有八兼賣肉。我不敢否定,但也不敢相信。

為了吸引人而作大乃商業之道,商人、藝人、經紀、政客、求職者甚至政府……無不如此。只要看周末新聞淡靜之時,上電視公布的調查就可知,NGO(非政府組織)也不例外。

不同的只是,公益調查是出於好心。為了起到最大的嚇阻,從前政府預防愛滋的廣告術語「一次接觸足以致命」,就誇張到離譜。我也有朋友是同性戀者。為了尊重他人的私隱,我沒有問他們如何防範。但我很相信,他們懂得照顧自己。同樣地,我不會問那些北上揼骨的朋友,你們有否……?

市民對廣州「八成按摩有性病」的報道反應平靜。這種沉默相信比較反映實情。

但反過來,希望媒體對有關行業進行調查,公布數據,督促當局加緊治理有性病的從業員,以安人心。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讓兩岸〈做愛做的事〉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1 26 星期一

上週一覺醒來,慣用的電腦長眠不起。但平常懶於備份,於是既要換腦,又要請人救回檔案,前後花了三天。但也因此深悉兩制的衝突。

新腦預裝了我不熟悉的新視窗Vista。設定語言時,軟件只列出兩岸三地供選擇,我條件反射地按下「中國」,忘了這其實是指簡體。這一錯,從舊腦搬過來的繁體親友名錄和上網書籤大亂碼,要逐一重打,慣用的台灣注音輸入法也用不上。但Vista附帶的「香港粵語」輸入法很深奧。「香」字既非heung又非hong;又不用「Y」字頭,想打「人」也不成;更沒有香港字。後來向廠商求救,將語言重設為「香港」,才能用回熟悉的輸入法。

用電腦勿「愛國」

此中的教訓是:港、台的人用電腦千萬別愛國。選語言,一定要「香港」、「台灣」,不要「中國」。英文好的話更不如用英文版視窗,走遍天涯都不會亂碼,但仍然可以打中文。反對愛國、簡體、普通話教學,要英文不要母語,又多了一條理由。

其實,視窗發展到XP和Vista,已經用unicode內碼融合了全世界的文字。繁簡體軟件應該可以和平共存。可惜電碼改錯名。既稱為「統一」,台灣軟體自然不願與大陸的銜接。繁體用戶只能望大陸設計軟件時,多配合台灣。

上周前半段無腦,看電視代報。幸虧新聞雖多,但除了民協被深水埗街坊離棄外,民建聯報泛民四年前一箭之仇、陳太領先葉太、股市大回落、通脹重燃、親華外交官掌澳洲……均意料中事。香港競選來來去去不外洗樓、翻舊賬、告急,沒有台灣那種臨尾的奇招。港島是民主地帶,本周日的陳葉對決相信也不會有意外。

上周除了歐洲國家杯英格蘭輸給克羅地亞出局,最意外的可能是:新的中共領導層周五首次接見曾蔭權,即毫不避嫌地為港設定「框框」。胡錦濤明言,香港「今後五年」是「關鍵時期」,「要始終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第一要務」。溫家寶促港以新加坡為師。中央公開「干預」,你可以說是試探港人的反應,確定今後五年上下的關係,但也可能是覺得香港的前途嚴峻。具體來說,只靠金融,光等北水,無法確保七百萬人的豐足。由於胡未說要發展民主,泛民會反彈。且看市民站在哪一邊。

上周日看區選直播,有兩點可以八一八。一是政壇有美豔天后。我說的不是在全港最矚目選區出線的公民黨Q女陳淑莊,而是她的黨內老闆余若薇。余大狀的笑容和對答更勝烏克蘭的美女前總理。今年才五十四,只要在民生上下點苦工,即使十年後才開放普選,賠率也極高。

二是政論名嘴輩出。看了十幾分鐘學者蔡子強的即席評述,流暢易明,從未食螺絲。但港式《君王論》講得多,被新左作家斥為〈缺乏政治學的政治學者〉。在保衛皇后碼頭事件冒起的這位「後現代」青年,直斥「媒體上的政治學者」「陳腔濫調」,呼籲「本土政治活動……嚴肅對待我們的政治評論」。言下之意,對反動的「現代」派政論口諸筆伐。

同樣是在鏡頭前,上周也首見溫家寶改口。溫總一向講話極慢,邊想邊講,絕少回口。但上周在新加坡晨運前對記者說,不贊成深圳的銀行限制提款;晨運後又「補充」說,銀行此舉是出於好意。看來是晨運前語氣太重,跑步時收到迴響。香港的電視重播時,剪掉了不贊成一語。事後,銀行仍然撤銷了提款限制。顯然,為政之道在於:該做的仍須做,但避免刺激情緒。

中國外交罕見紕漏

上周的美國水兵火雞泡湯事件是中國外交近年罕見的紕漏。週四是美國的Thanksgiving (感恩節),傳統上是一家團聚嘆火雞的日子,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空母小鷹號帶著八千官兵,想來港歡度,但在港外等候未獲答覆。感恩節當日才以「人道」為由獲准入港。美方拒絕接受,打道回航。

螢幕上,從日本美軍基地飛來與艦上夫婿團聚的眷屬見不到人,一臉的無奈。華東軍演、美對台售武、布殊接見達賴…...可能都是理由。但白宮若不敬,中方應一早就say no。過節當日才來say yes,數千人要輪候駁艇上岸,過節的心情大打折扣,何來「人道」?

過去四年這兩次區選,建制與泛民地位互易。除了選民驟增,無論是因為經濟好轉、政治平淡、民建聯落區成功,都說明港人很實在,投票時不執著於意識形態。台灣就不同。平常天天爭公義、拼民生,民意看似有主流。但一旦投票,仍只看鄉土。

台灣去年反貪腐。幾十萬人抓住陳水扁一家的痛腳,像東歐顏色革命那樣,連日上街倒他。全世界都以為公義會獲得伸張。不料吵了一個月,阿扁不但沒下台,更當上黨主席,牽制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兩岸政策。阿扁頂得住幾十萬「紅軍」,因為很多沒上街的人同鄉第一、公義第二。

台灣人鄉土壓倒一切

今年反扁改為罵民生,效果更差。把柴米油鹽抬上街,跟著阿扁去「嗆」他,但被他反譏,視為藍營的競選秀。民眾若真的「活不下去」,阿扁這樣刻薄,早已引發暴動。現在反彈並不強烈,這句口號顯然爆了煲。

由此可見,台灣除了地域歸屬,其他議題無論聽起來多崇高,都是虛的。雖然人人有選票和發言權,也都關心政治,但其實只是為鄉土觀念服務,此外很少共同的價值。民主表現為黨派鬥爭、政治訴訟。國家健康的話,人們關心由政治衍生的生活議題,例如個人權利與政府的分野,但冷對黨派政治。只有人民覺得國家不健全,或者執著於民族、地域、宗教因素,要用權力來排斥對手時,才會熱中於鬥爭。一個有形無實的「公民社會」只是民主的畸胎。

但正因為台灣人鄉土壓倒一切,而經濟上有底,不會民不聊生,大陸單靠經濟不可能改變其認同。現在常居大陸的台灣居民可信大都是大陸籍的。本地人崛起後,覺得受排擠,藉勢「回流」。但「藍」人出走後,島內的人口更「綠」。

台灣人畫地為牢式的認同是早期兩岸專制和規模懸殊造成的。大陸送錢過來,他們不會拒絕,但不會改變認同。統一要靠新的血脈和文化紐帶,閩台關係的老本不足恃。兩三代人後,台灣的人相信會有更理性的選擇。當急之務是開放民眾往來。說句笑,借用台灣誠品書評雜誌的話,讓兩岸男女〈做愛做的事〉。至於統還是獨,等他們的孫子長大了再說。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保住你的記憶體

U Magazine Life what's on 2007 11 23

最近集體回憶講得多,反而忘了這其實只是個人回憶裡共同的部份。古語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個人,又哪來集體?

日常不時聽說有長輩失憶(dementia)。起初看著一些新聞人物臉很熟,但就是想不起姓名。不久後,做事半途而廢,因為忘了自己在做甚麼,又或者下到街上後,不知道怎樣回家。最後不認得家人。

眾所周知,這就是老年癡呆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顧名思義,得病的主要是長者。最出名的例子是列根(Ronald Reagan)。他被視為美國戰後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但卸任後不久,健康惡化,無法自理。到了晚期,不認得愛妻南施(Nancy),當然也不記得自己曾經權傾天下。媒體為了保護他的形象,不發表他晚年的照片。最終離世時,美國人既傷感也寬慰。畢竟,他和妻子終於獲得了解脫。

這種病源於腦神經的質變,可用藥減輕症狀,但無法消除病因。加上會延續好幾年,需要人全天候照料,人人都怕有一天會輪到自己,連累家人。

美國《National Geographic》(國民地理)11月號的封面故事《Memory》(記憶),從科學上探討人類為甚麼會記得或不記得某些事。因此,雖然從正面去講如何訓練記憶力,但所舉的案例仍然大都是失憶的老人。其中一位老先生連幾秒鐘之前的事都不記得。

最有趣的是,看第42-43頁上的圖示,人腦很像電腦。原來,人的記憶同樣分為短暫和長期。大腦裡的短暫記憶區亦即電腦的RAM(隨機存取記憶體),資料只會存在幾秒鐘。大腦會不時檢查暫存區的資料,覺得沒有用的就洗掉,有用的會移到長期儲存區亦即電腦的硬碟。電腦消除暫存記憶時,會先問你是否儲存。但人腦的運作流暢得多,你還未察覺,大腦就已完成判斷、妥善儲存。

而難以想像的是,假設人腦記憶單位的synapse(突觸)等同於電腦記憶單位的一個byte(字節),則人腦的記憶量相當於日常電腦的10,000倍、全世界最大圖書館所有資料的30倍。

人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記得集體,忘了自己。

Info《National Geographic》11月號/定價:30.00元/售賣點:便利店/網址:ngm.com,有雜誌內容。

《蝙蝠俠》會禮尚往來嗎﹖

大公報 評論 2007 11 23 星期五

荷里活大製作《Batman─The Dark Knight》(蝙蝠俠──黑夜之神)來中環取景擾攘了將近一個星期。結志街、擺花街一帶的行人天橋、中環中心對開的皇后大道中、最高的國金中心(IFC)附近,都曾經封路。零售店不滿少做了生意,司機埋怨塞車,長者抱怨進出受阻。但也有不少人趕來湊熱鬧,帶旺了食肆和便利店,還有更多人守在電視機前,看蝙蝠俠如何從國金中心頂樓飛躍而下。兩相對比,開心的市民仍然較多。

真正不滿的是我們的導演,覺得港產片取景不獲同等的對待。面對指摘,官員照例說:政府對所有人申請取景都一視同仁。這自然是官話。但現實中,厚待大片在所難免。真的對大片小片都有求必應,只會更擾民。正如一個娛樂專欄說,「爭取公平靠實力」。法理上要講公平;但在現實裡難免按規模來分配資源。

傳播美好的一面

政府優待荷里活,不僅因為僱用本地人多,更希望藉著其影片發行網,令全世界都為香港的景色而傾倒。哪一天港產片(內地片亦然)全球熱賣,票房以千萬美元計時,不要說自己的政府不敢怠慢,到別人的地方取景也必定獲得禮遇。

讓億萬人觀看的影視作品來拍外景,相當於俊男美女獲名攝影師為其造型,借助大師的鏡頭和名氣,提升形象、傳播自己美好的一面。這與古時名人、才子賦詩題辭造就某些名勝,是同樣的道理。當初維多利亞港廣為人知,坐天星小輪過海成為遊客的指定動作,就是拜1960年荷里活名片《The World of Suzie Wong》(蘇絲黃的世界)之賜。

這種拍攝與被拍是互利的。被拍者為拍攝者開道,讓其拍到精彩的背景;拍攝者則提供傳播渠道,「免費」傳開被拍者的形象。但具體的安排對拍攝者還是被拍者有利,視乎誰更需要誰。你需要對方較多,難免要遷就些。說到底,港產片首先要自強,讓世界各地向我們的攝製隊招手,否則每到一地都要求人通融、處處受限。

因此,政府考慮給予外人取景多少方便時,問題不在「大細超」,而是要問拍攝者:我們提供方便,你們有何回報?如果把封路當作理所當然,我們只是布景板、免費午餐,甚至在戲裡嘲弄的對象,那我們沒有興趣。

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供參考。加州是美國最左的州份,當地的太空總署飛機場破天荒租給私人飛機使用,租客又是千億市值的互聯網天王Google,不用說被罵官商勾結、噪音擾民。

太空總署為何甘冒大不韙?原來,Google有一架專機,體積是一般私人飛機的三倍,很難在商用機場找泊位,公司總部又剛好位於政府機場「隔離」。政府格外開恩,因為租客除了支付大額租金,還借出電腦和專機為「房東」升空收集數據。太空總署正為政府削減經費而頭痛,現在既增加收入,又減省研究經費,自然樂為。

封路不便是代價

這一集的《蝙蝠俠》前幾個月也在芝加哥取景,拍的同樣是鬧市的新式摩天大廈。我與家人那幾天正好在當地,領教了封路之苦。那天黃昏,住在西郊的舊同學開車到城東的Art Institute(藝術博物館)接我與家人去華埠吃飯。我在博物館門外的梯級等到頸長,期間同窗一再在車上來電致歉。原來,由西郊到城東要穿過市中心,但主通道封路拍戲,碰上繁忙時段,一進去就堵住,無道可繞。同窗足足花了一個鐘頭,才捱完市中心由西向東那幾個街口。

同窗本來以為見到我與家人時還有餘暉,可以帶我們兜風,看看芝城最美的湖畔近年如何大變身。但一番苦心被《蝙蝠俠》騎劫,來到博物館前,天色已暗,與其他同學在華埠約定的時間已到,只好直接去餐館。從香港不遠萬里而來,卻錯過了芝城最美麗的黃昏,但我能怪誰?

我一般不看「超人類」片種,但《蝙蝠俠》這一集明年中上映時,一定第一時間捧場,因為在芝加哥和香港取景時,我適逢其會。

從經濟角度看,封路造成的不便,是《蝙蝠俠》讓香港接觸全球觀眾的代價。以代客宣傳來換取拍攝方便的交易,在娛樂和廣告界裡由來已久。但以往商號贊助道具,特別是演員的服飾、外型,由於很少外露商標,故只是在散場前的鳴謝啟事裡提到,很少觀眾注意。現在直接在劇情裡展示商標,全球看到的觀眾以千萬計。《蝙蝠俠》在國金中心飛身而下,相當於為香港賣廣告。

等公演再看利弊

從前拍片,道具很花錢。現在熒幕上所見的知名飲料、電腦、首飾、用品……對白裡提到的商號,十有九是商號提供的placement,甚至付費請片商刻意加插的。片商甚至可以反過來,利用商號之間的競爭,選用出錢最多的。不想觀眾看到大明星在熒幕上飲這種汽水、開這種車、用這種電腦,競爭者就得多贊助製作費。否則,觀眾看慣了對手的商標,下次購物時,首先想到的不是你。

這最明顯的是手機。演員打手機時,在熒幕上通常看得出型號。而如果散場時片子鳴謝這個手機商,那更可以確定,用近鏡讓你辨認出型號並非藝術的需要,而是商業的安排。科網熱時,香港甚至有網絡商出錢拍戲。出資者想要推銷的手機,戲份不比配角少。

這種變相廣告近年已滲入文藝界。有英文小說以名牌珠寶Bulgari為主線,作者承認是受委託寫的。拍成電影的美國小說《Devil Wears Prada》(穿Prada的惡魔)雖然是黑色幽默,但令這種名牌時裝成為口頭禪,怎知不是變相的宣傳?

因此,質問政府是否厚待《蝙蝠俠》,不如等影片公映,再看對香港的利是否多於弊。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鈍感力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7 11 21 星期三

近年每逢有人不堪壓力而釀成悲劇,傳媒慣例指當局疏忽、輔導不足,促增經費、加人手。但這種人文關懷過於膚淺。美國的心理輔導最發達,但校園槍擊案最多。

最近這3個月,科大平均每月有一個內地生出事,而且愈來愈嚴重。起初不敢返校,在外流連;接着學日本的「御宅族」「自閉」;最近更輕生。

科大上次有內地生自殺是3年前。但科大近年在本港大學裏穩坐第三把交椅、國際排名上升,本以為問題已解決。不料悲劇捲土重來,使「科大」的校名再次登上負面的頭條標題。但傳媒引述的網民反應,例如港生讀書叻、課程比內地深,偏離常理。

由於幾個案例懷疑都與學業有關,有報章報道時,劈頭就說科大的「排名不斷攀升」,使人覺得科大踩住學生上。而近年每逢有人不堪壓力而釀成悲劇,傳媒慣例指當局疏忽、輔導不足,促增經費、加人手。但這種人文關懷過於膚淺。美國的心理輔導最發達,但校園槍擊案最多。

正如傳媒說,出事的科大生都是內地尖子,亦即香港的狀元。其中受打擊最嚴重的一個,因為成績而被中斷獎學金。誠然,內地生付不起香港的學費,獎助學金得失的壓力遠較港生為大。但報道說,家人給了那位同學幾萬元帶來港,在這方面顯已有所準備。今後校方應密切注意內地生的表現。一覺得有問題,就鼓勵他們振作,必要時提供貸款,莫等到沒錢交學費才來補救。

古今中外,在學業上失意的例子不勝枚舉。這甚至是很多人成長的過程,英國最偉大的首相丘吉爾小時候就曾經不及格。我初來港時,就因為在大陸讀小學時沒有英文,只靠來港後先父替我惡補,連考英中的機會都沒有。科大這3個尖子在內地身經百戰,來港後卻承受不了挫折,心靈是否較脆弱?就像一些青少年,被師長、同學說幾句就要生要死;被密友飛一次就要與人同歸於盡。

我猜,這幾位科大生正因為從小是尖子,父母傾力栽培,寄以全副希望,但家境普通,得失的壓力太大。在新的環境下,生活上粵語不通,學業上英語不足,加上水土差異、好友不在身邊,情緒影響學業,威脅到獎學金,最後看不開。

若此,這裏不妨介紹一個與流行心理學不同的觀點。對事物敏感本來是好事,但渡邊淳一的新作頌揚《鈍感力》(上海人民出版社,07年5月初版)。渡邊從行醫的經驗出發,認為在生活上,反應遲「鈍」往往好過反應太強,有助於抗逆。

這使我想起《天方夜譚》裏的一位公主,據說在九張床墊下的一顆豆子都感覺得到。這種人肯定晚晚失眠,福氣不如隨時隨地能打呼嚕的老粗。同樣地,如果氣溫高一度就覺得熱,低一度就覺得涼,外出不但非得帶備厚衣,也很容易感冒,還不如對烈炎和寒風感覺「遲鈍」的三行工友。

太敏感只會自尋煩惱。應用在事業上,也就是天無絕人之路,凡事看得開些,退一步海闊天空。感到困擾時應該求助,但首先要自求多福。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在閩看台──棄馬就謝、寧民勿國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1 19 星期一
  
  區選今日凌晨揭曉。但無論誰勝出,都不如日本反華先生求饒的傳聞來得震撼。東京市長石原慎太郎據說為了訪華,願就當年日本侵華致歉。消息若屬實。石原顯然是向中國的經濟實力低頭。他剛開始新的任期,若堅持南京大屠殺(下月十三日是七十週年紀念)乃子虛烏有,以致主持世界第二大經濟的首都,卻不能出訪第三大經濟的首都,爭取商機,選民肯定處處與他為難。但石原若真的致歉,或者應該讓他走一回。

  說到走一回,上周說過,我月初跟幾位寫評論的朋友去福建見識閩台關係。閩台淵源原是老話題,東道主這次要講的是福建在中共「十七大」後的新路向。

  十七大報告雖然只有十個字提到福建:「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但對福建來說重於泰山。這裡的「海峽」指台灣海峽,西岸也就是福建,簡稱「海西」。福建位於對台的前緣,以往被當作軍事靶場,經濟滯後。胡錦濤現在支持福建發展,等於排除對台動武的可能。

  腰板變硬自信滿滿

福建落後,不僅當地人苦,也被「海東」恥笑。福建早期向台灣宣傳統一,被噴了一臉的屁:你們有公路再說吧!台灣當時已完成了「十大建設」,南北和東西都有公路貫通。福建現在決心加快趕上台灣,一雪前恥。

  我隨團友由省會福州南下,途經沿海的莆田、泉州、漳州、廈門。一週下來的感覺是,東道主:

一、 腰板變硬:除了獲胡錦濤力挺,也慶幸「朝中有人好辦事」。新一屆九位政治局常委裡,賈慶琳、賀國強、習近平先後在閩當過書記或省長。福建覺得會更受重視。

二、 自信滿滿:除了介紹經濟成就和大計,也不忘與台灣作對比。主人笑說:風水輪流轉,台灣當年拼經濟,福建搞文革;現在倒過來。福建的產值(GDP)近年連年增長百分之十幾,而台灣大約是百分之四。台閩GDP之比已經由一九八零年代初的四十比一縮減到去年的四比一,不需要多少年,相信就會扯平。但需要指出的是,談民生要看人均指標。福建人口三千五百萬,比台灣多一半。產值要相當於台灣的一倍半,才能說趕上台灣。這至少要十年。再說,台灣到時是否願意聯合,除了物質條件,還視乎「尊嚴」、自治程度、兩岸政制差異對另一制的衝擊、分享中央權力等政治需要,涉及微妙的心理,不像比經濟那樣容易。

三、 加快發展:毛澤東當年為了「備戰」,沿海不建鐵路,以致由華中以南沿海的兩千公里完全空白。眼看日本本州西岸的子彈火車千里旅途一日還,中國令人慚愧。粵閩現決定「補飛」,爭取幾年內,由南至北,用鐵路連接深圳、汕頭、廈門、福州、浙江溫州,同時擴建港口,將福建與珠三角和長三角連成一氣。福建若能與台聯手,更可成為區內的第三大經濟體系。

四、 謀求雙贏:福建希望與台灣全面合作。除了攜手發財,並且為台灣居民來閩發展提供方便。而由於台灣農產面對大陸的競爭,出路銳減,福建利用閩台氣候土壤相近的特點,協助台農開發品種和市場。但台灣的農業集中在南部的綠營票倉,綠營會覺得福建挖牆角。而方便台灣居民來閩亦須台方配合。故一切還看台灣明年換總統後,會否放寬限制。

了解台灣謀求雙贏

五、 了解台灣:東道主大都表示去過台灣、接待過台灣訪客,甚至與民進黨名人有交情。他們提到的一個數字,或許能說明對兩岸癥結的了解:台灣約有五百萬人到過大陸。換言之,台灣的人雖說湧往大陸,其實重複往還者多,實際到過大陸的只佔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少數。不用說,未到過大陸的包括深綠選民。這帶出了兩個問題:福建如何吸引台灣的「拒絕來往戶」重臨祖居地?以副總統呂秀蓮為例,回閩尋根是否就能改變深綠人士對台灣「主權」的堅持?

六、 軟實硬虛:基於血緣和經濟,閩傾向對台寧軟勿硬,務求共榮。政治上除了反獨,其餘不強求,所謂「緩和是主流,台獨是威脅,民意是關鍵」。但補充說,正因為台灣人是福建出去的,我們「對台軟的話最軟,硬的話最硬」。所謂「最硬」意指福建最不願意分裂,要打,我們責無旁貸。當地人以歷史為證:由康熙年間的施烺到早期的中共將領葉飛,歷次為大陸攻台的都是福建將領。福建更為此製作「愛國」電視劇《施烺大將軍》,用鄭成功後裔企圖據台獨立,但被清朝輕易「平定」,以暗示台獨的下場。但福建既然說「民意是關鍵」,恐怕是以軟為實,以硬為虛。

文化血緣源出閩南

七、 文化血緣:台灣基層重視宗族香火、民間信仰。這些傳統源出閩南,到閩南祭祖、朝聖的台灣人絡繹不絕。這既是福建的文化賣點,也是政治任務。當地涉台的文化設施與活動不勝枚舉。幾天下來,我與團友就看了:福州市馬尾區的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以示台灣現在的左營海軍軍官學校源出於福州);位於泉州、去年才落成的閩台緣國家(亦即台灣的「國立」)博物館;莆田市湄州島的媽祖廟(媽祖是湄州人,此廟被視為全球幾千座媽祖廟的源頭);廈門市附近東山島上的關帝廟和國民黨早年抓壯丁後形成的「寡婦村」。

八、 棄馬就謝:就台灣兩大黨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被指優柔寡斷、拖泥帶水、向綠靠攏,尤其是否定當年辜汪會談的「九二共識」,上台後不比陳水扁好多少。有人甚至說馬「不神不鬼」,對手謝長廷更「像人」。福建的人偏愛謝,相信是因為他務實、是「自己人」。經常有人提起,謝祖籍漳州,與福建訪客時有往還。他當高雄市長時,由於港口生意被大陸分薄,曾欲與廈門港聯手,無奈總統陳水扁不允。謝現在競選,猛打兩岸牌,力主直航、放寬赴大陸投資、引「陸資」進台,但阿扁一概否定。謝即使當上總統,也很難擺脫黨主席阿扁的掣肘。

九、 寧「民」勿「國」:有人認為,「國」民黨如果明年再選輸就沒救。既然「民」進黨執政七年,民怨載道,不如讓其再做四年,索性爛到底。民眾對其絕望,自然會想到對岸。但台灣至今的發展似乎說明,單靠民生怨氣不足以超越統獨鴻溝、勝過綠營的謀略。

  以上是走馬看花的感覺,不排除有聽錯、記錯、誤解的地方。而就算沒記錯,也不擔保中南海同樣「棄馬就謝、寧民勿國」。大陸人對台據說也有鷹鴿之分。作為港人,你又怎樣看?
在福建憑著感覺走‧之二‧全文完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另一個王妃


U Magazine Life/what's on 2007 11 16

兩個都是王妃、絕色佳人、雍容華貴、全球偶像,都在盛年死於車禍。不同的是,較遠的一個可信死於意外,因為深宮的生活雖然不能說美滿,也總算過得去,沒有特別值得懷疑的地方;但較近的一個與丈夫格格不入,各有外遇,最初的「世紀大婚」到頭來以「世紀離婚」收場。死因因而引起揣測,有人甚至懷疑係前夫家人,也就是皇室設計謀害。

但這兩人最不同的是,年代較近的一個在世時固然是頭號偶像,離世10年後,仍然因為死因的爭議而登上頭條。但較遠的一個,認識她的讀者相信不多。雖然,如果給你看她當年的照片,你會為她而驚艷。

不過,由於時代不同、性格有別,後來的王妃對世界的貢獻大得多。她對慈善事業的影響,在她生前很少人能夠比擬。她的前輩則只是另一個貴婦,嫁入宮廷後,所留下的只是她出嫁前的事業成就。

這個後來的王妃,不用說是英國的戴安娜。這期要講的是上述的前輩:嫁到地中海蚊型國摩納哥(Monaco)的前美國影星Grace Kelly(嘉莉絲姬莉,1929-1982)。當年以高貴示人的英國女星很多,最出名的是與她同齡的Audrey Hepburn(柯德莉夏萍,1929-93),但美國可能只有Grace,故特別矜貴。她更令老一輩懷念的是,由始至終保持這種形象,從影時不用說追求者眾,但惡性緋聞絕無僅有。而且在當紅時急流勇退,婚後相夫教子。除了子女反叛,Grace幾從未傳過負面新聞,有點像日本後來的山口百惠。

Grace息影已51年。當年的賣座片如今只見諸收費電視的荷里活經典台TCM(Turner Classic Movie)。DVD則大概HMV還有。想知道她婚後生活的環境,恐怕只能看占士邦電影。00七最愛出入摩納哥的蒙地卡羅賭場。

為了紀念Grace離世25週年,美國上流社會雜誌《Town and Country》翻出她一生的相簿,更請來一位樣貌酷似的女模重演她當年的造型。這個30頁的專輯,你也許興趣不大,但也許可以買來送給父親。

Info《Town and Country》11月號/定價:4.50美元/售賣點:灣仔分域碼頭(即美軍商場)/網址townandcountry/travelmag.com介紹豪華旅遊點,沒有雜誌內容。

香港精英應北上看看

大公報 評論 2007 11 16 星期五

後天就是四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這次較以往受矚目,因為議員的職權會有所提升,而且上次適逢沙士後,經濟差,民怨大;現在經濟熱絡,有利建制。或因此,日前有民調根據各政黨預料當選人數佔候選人數的比例,推測愛國大黨大勝「大狀黨」。

大狀黨落區「中獎率」低,其實在所難免。區民選誰不問你信什麼,而是問你會為我們做什麼。愛國大黨重視區內實務,拿得出成績。但大狀黨賣口才和意識形態,死咬著政制、條文,一下到區裡,需要捲起袖子就「撬起」。

台政治不值得效法

但話說回來,大狀黨本來就因為政治原因而成立,不屑於「瑣事」。講地區事務,民主黨才是愛國大黨的對手。但就民調看,愛國大黨這次也會勝出。民主黨人雖出身地區,但一如大狀黨,一碰到政治就如蟻附羶,跳不出來。

隨著投票日迫近,在民調驅使下,弱方打告急牌份屬必然。你看中誰,相信心裡有數。記得去投票!

但下月的立法會補選又不同,只限於港島選民。兩太雖然各方面都不同,鬥嘴富有娛樂性,但無論誰勝出都是地方性的,對社會有心理上的影響,不代表全港的意向。

這使我想到台灣明年一月的「立法院」和三月的「總統」大選。台灣近年極度政治化,幾乎年年有選舉。期間藍綠兩大陣營造勢的規模、言行之出位、手段之陰暗、傳媒的熱中、選民的投入,香港「望塵莫及」。我們有些議員、記者起初覺得這才是民主,爭相去「取經」。看多了才明白,這不值得效法,特別是零四年三月十九日,兩顆子彈令陳水扁反敗為勝,疑犯事後又離奇死亡。

但選舉學不來,台灣政治仍然令一些港人著迷。最近一位在港當過客座教授的台灣女作家為港報撰文,慨嘆港人很少說「國」,「真的用到『國』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指的不是香港,而是另一個地方──那個很大、很大的羅湖以北的中國。」我沒有看到原文,上述這段話取自一位法律教授在報章上的引述。後者對作家的觀察深有所感,為此連寫了兩篇長文。

分隔太久感情疏離

這段引文值得細讀。首先是在不提台式本土意識的情形下,將台灣一些人「國家」不離口的現象套在香港頭上,得出港人不用「國」來稱呼香港並不正常的結論。作家若成功令香港近年崛起的本土意識台灣化,使年輕一代覺得香港應自稱為「國」,「台獨」也就多了一個幫手。

接著,很反映大作家心態的是,講到香港時,用「另一個地方」來指涉中國(大陸)而不直呼其名。這既是在兩地之間製造心理屏障,恍如李登輝當年說「一邊一國」,也相當於我們用「那種東西」、「那個傢伙」來形容不屑或污穢的人和事。至於「那個很大、很大的羅湖以北的中國」一語就更「台灣」,引導香港用恐懼的角度去看待大陸之「大」,希望「小香港」像「小台灣」那樣,討厭被「大中國」壓住,與台灣聯手對抗大陸。

這位女作家以「國際人」自居,台灣出身,美國博士,德國落戶,穿梭台、港,遊走中國內地,高舉自由,痛恨傳統,不滿港人缺乏台式「國家」觀念並不奇怪,但上述的本港華人教授也有共鳴,就使我想到最近在福建聽來的兩個數字:4000萬人次與500萬人。

當時在宴會上,主人講得很快,我坐在長桌的端上,聽不清楚確實的定義。但是按話題推敲,4000萬大概是台灣居民入境大陸的人「次」,500萬則是4000萬人次裡實際的人「數」。換言之,台灣去大陸的人大部分曾多次往返;剔除重複的次數後,台灣實際上只有500萬人去過大陸,僅佔人口兩成多。

而且,宴會的主人強調,台灣穿梭兩岸因而佔進出人次很大比例的大都是老闆,很少農民。我猜,這裡所謂的「老闆」類似店舖對顧客的統稱,是相對沒錢去大陸的基層而言。

雖然在台可隨意觀看大陸的影視和網上新聞,但兩岸分隔了將近60年,起碼有兩代人從未謀面,不實地看一看,很難重建感性的紐帶。台灣撤除赴大陸的禁令已經二十年.。若至今仍有大半人未到過大陸,這些人可見的將來也不一定會去,兩岸始終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一般判斷,這些人大概有三大類。

溝通了解排除阻力

工作所限:法律上禁止前往,特別是工作敏感的公務人員、軍人。

有心無力:因為經濟或體力而無法成行。

有力無心:出於意識形態,沒有興趣去或不願意,在生活上也從不接觸。這包括一些政客和學者、文人,可信就是綠營的「基本盤」。這類人意見強、有影響,是兩岸加強聯繫主要的阻力。

但這與香港上述的「國」家觀何干?港人每年進出內地以千萬人次計,但我懷疑,其中也大都是重複往還者,這裡始終有一兩成人類似台灣第三類人,敬內地而遠之。他們或出於「純香港」背景,土生土長,沒有內地親友,受英式精英教育,思維、處事、品味和價值觀與內地格格不入。非因公務絕不北上,度假必選西方或西方式。這類人位居中上層,或掌實權,或具有影響力。但並非生意人,不以財富為依歸,追求高層次價值,重政輕經。他們可能就是上述女作家這類意識形態的基本盤。與內地的融合、國民教育、普選訴求……背後的阻力可能都源於此。

這會否就是「後殖民」之痛?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紐約也在打拼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7 11 14 星期三

上周說「禾桿冚紐約」。但這並不是說,紐約市中心的曼哈頓從外面看去無可觀。

月前一個平日的晚上,我站在世界地標的Times Square(時報廣場),駐足環首。感覺上,氣派像東京澁谷的十字路口,但人口密度猶勝一籌。

澁谷大熒幕前的大都是上班族,行色匆匆。時報廣場的是遊客,東張西望,為五光十色而昏眩,為人氣之盛而雀躍。香港的時報廣場限於面積,不可同日而語。

而就在廣場最當眼處,除夕倒數時紐約「大蘋果」落下的三角大廈前,HSBC(匯豐)的螢光幕向全球展示它的「The World’s Local Bank」(環球金融 地方智慧)形象。

環保團體或嫌燈光眩目,浪費能源,有損視力。但以「香港」(HSBC裡的H代表香港)為名的銀行在這個全球爭奪的廣告位置上佔有一席之地,我們與有榮焉。同樣反映亞洲的崛起,與HSBC分享同一黃金廣告位的是韓國Samsung(三星)。

二十年前,紐約治安不寧、市容污穢、財政跡近破產。有小報頭版頭條引述民調說,人人都要逃出紐約。十年後舊地重遊,社會秩序有改善,但沒有這樣熱鬧。「九一一」後又來過一次,也不記得有這樣的盛況。

短短幾天,我看得不多,但正如一位任職市政府的港人說,紐約已大不相同。九一一後遷往河對岸新澤西州暫避的企業幾乎都已回流。

但也正因為九一一,美國立例為金融設限,間接令紐約去年首次將全球最大上市(IPO)額的地位拱手讓給倫敦。香港挾內地近水樓台之便,IPO業務也趕上了紐約。

想重做一哥,紐約首先要加快重建世貿中心。有一年,我每天在世貿中心搭地鐵。這次特地重遊。世貿中心的地鐵站已用臨時的建築物恢復。但上蓋的設計還在幕後角力,使我想起港珠澳大橋。

但面對競爭,紐約還是做了很多事。地鐵改用儲值卡,有多種優惠供選擇,在這方面猶勝我們。一些地鐵站和車廂換上了新裝。這對港人來說理所當然,但看過電影就知道,紐約地鐵一度到處是塗鴉。

Fifth Ave.(五大道)的氣派五十年不變,同樣是名店街,但較廣東道來得高雅,講品味多過炫耀性的消費。沿著五大道向北走,在公園處向左轉,遊覽用馬車停駐的大道變化就更大。有一間大酒店換上了「Emirates」(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金色的徽號。當年我做sales時曾來「擺攤」的Coliseum,類似會展場地,重建為Time Warner Center(時代華納中心)。幾棟矮樓簇擁著兩棟高聳的玻璃幕牆,世貿中心恍惚已重生。

紐約建新樓不及中國人快,但地盤仍然不少,商住都有。新一代愛熱鬧、講品味,不願意像父母那樣,呆在郊區洗車剪草。新建的住宅就像香港,向高發展,設備講究。香港近年的樓盤鬥奢華,看來是世界性的潮流。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今後五年對台走軟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1 12 星期一

近日與幾位寫評論的朋友過訪福建。一行人由省會福州入閩,沿著海岸南下,先後拜訪莆田、泉州、漳州、東山島、廈門等名城勝景,頭尾一週。

以我的感覺,此行是拜中共「十七大」之賜,而當局想我們見識福建與台灣的淵源。閩台隔海遙對,海上最短的距離約為兩百公里,相當於由香港去廣州。

閩台大同小異

由於台灣有海峽為屏障,我們所到的閩南沿海,居民或為討生活,或為逃避政治,自古有移居台灣的習慣。幾百年下來,現在統稱的台灣人,八成祖籍閩南,與現居閩南的族人,一般相隔不過三四代。兩地的方言、習俗、稱呼大同小異。古語云「禮失而求諸野」,台灣南部的習俗有時候比現在的閩南地區更閩南。反過來,這次在閩南所見的一些當地人,無論姓名、容貌、打扮、普通話的閩南腔,與在台所見的台灣人,幾可亂真。

但需要申明的是,此行雖獲官方接待,見過有關的學者,但下文主要是走馬看花的聯想,並非嚴謹的引述。我唯一「刻意」的是:儘可能對等地反映兩岸朝野的利益和難處,希望在顧及台灣最多民眾的利益、予上層出路的情形下,早日解開這個死結。下文若有誤導或引起誤解,純粹是力有不棣,並非蓄意而為。責任應由我來承擔。

從福建回來後,上網看了胡錦濤《十七大報告》裡涉台的部份,大致證實此行的印象:大陸今後對台走軟不走硬;而福建作為台灣人的祖居地,角色加重,希望加快經濟發展,與台共榮。以下試列出胡錦濤一些關鍵的表述(括號裡是報告的原文):

A.「四個決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這「四個決不」兩硬兩軟。但硬的「堅持一中」和「反對『台獨』」是政治底線,每次提到台灣都會重複一遍。

真正反映風向的相信是軟的「和平統一」和「寄希望與台灣人民」。而「寄希望」無疑是謀求「和平統一」的其中一項努力。「寄希望」其實是三十年前的老話。但中共歷來以權貴為統戰對象,「尊重人民」只是口說,並無實質。現在「以民為本」,這次重提「寄希望」可信是認真對待台灣人。但明知道台灣人本土意識強,仍然「寄希望」,反對者會嘲諷胡錦濤黔驢技窮,緣木求魚;但贊成者會說,大陸對台仁至義盡。

「一中」定義有調整空間

B. 「和平協議」:「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這可能是對台最具實質的建議。北京如果接受兩岸對等的南北韓和解模式,台灣又放得下獨立的心結,大陸導彈對台的威脅、台灣走獨對大陸的顧慮,將獲得對等的解決。台灣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繼續發展政治和經濟;大陸也可以放心給兩岸足夠的時間來重建互信。民眾相信會樂見其成。

至於以「一中」作為商談的先決條件,看似排除台灣的綠營。但如何定義「一中」,應該仍有空間。大陸只要適當地調整「單一主權」的概念,也許能找到一個台灣難以否定的兩岸聯合模式。以此角度看,胡錦濤說同「任何政黨」、無論「什麼問題」都可以談,比重複「一中」的原則更具實質。因為,這可以包括與綠營關起門來談台灣力爭的「國際空間」以至國體,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在兩岸聯合的框架下唯一的主權代表。

C.「三個凡是」:「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這「三個凡是」不但是正面的,而且講明「和平」的統一才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換言之,不會盡力發展「非和平」手段。

D.「兩岸共決」:「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我們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這排除了台灣單方面的決定。反對者會說,北京用十三億人來否定二千三百萬人有自決權。但「非單方面改變現狀」也是西方國家的立場。大陸如果不應單方面改變兩岸的現狀,台灣自然也不能挾二千三百萬人來號令全球。

E. 「槍」上套:胡錦濤報告的涉台部份接近九百字,只有一句是硬的:「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割出去」。但這只是套話,與「三軍隨時響應號召統一祖國」這類實質的表述是兩回事。

「盤馬彎弓」而不發

對於北京放軟,反對者會說,胡錦濤笑裡藏刀,以經濟「毒餌」引台灣上釣,等二千三百萬人花慣了大陸的錢後,再封鎖台灣來逼統。但以一般角度看,這更像是胡錦濤不得不作的交代,一來以防陳水扁這類強獨的政客上台,「一拍兩散」,二來要平息軍方和狂熱「愛國者」的情緒。眼見國家擺脫了文革、赤貧的陰影,迅速崛起,即將躋身大國之林,大陸很多人很自豪。但人文素質趕不上國力的發展,愛國與沙文界線模糊。大陸有些人一覺得國家被欺負,就大叫要教訓誰。官方也知道危險,但年輕人熱情澎湃,只能疏導,而不能否定。感覺上,大陸並非放棄非武力手段,而只是不提。槍上套,但不時拿出來擦一擦,確保能夠發射。

總的來說,此行給我的感覺是,台灣除非刻意去到盡,否則大陸不打算硬。這看來有一正一反兩個原因。正的是經濟因素。大陸相信只要兩岸能維持和平,繼續發展十年八年,雙方的民生水準將不相伯仲,到時互聯的誘因會大得多。至於反面則是:過去愈促統則台灣民眾愈抗拒,綠營坐收漁利,兩岸人民都是輸家。

用負面方式表達,大陸現在的對台心情有點像蘆溝橋事變前蔣介石的抗日觀:「和平未到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但用正面的方式表達,或許就是:「發展未到小康階段,決不延誤發展;合作未到成功階段,決不放棄合作。」

筆者本欲以在福建的見聞來引證十七大後的對台政策,不料只講了胡錦濤的報告,字數就已爆棚。也許下週再談。
在福建憑著感覺走‧之一

打低美國卡通

U Magazine Life/what's on 2007 11 09

日本漫畫(日語發音manga)風行台、港至少三十年,在內地也超過十年,但在西方近年才爆炸。

月前在美國逛書店,發現各大連鎖都有英譯manga專架。書架四周,潮人人手一冊,席地而坐。一套數十冊,逐本逐本追,不費分文。看其他書的讀者要不是站著就是坐椅子,書店裡的manga角蔚為奇觀。

我隨手翻翻,似乎只有日韓作品。香港據說開始有漫畫家獲日本青睞。希望美國很快就有以中港台為背景的漫畫。

如果六年的成長經驗可以算作一代,日式漫畫(包括本港仿效的作品)由興起至今,已孕育了四、五代的港人。五十歲以下的人大都在漫畫中成長。漫畫前和後的世代固然不同。即使漫畫興起後,愛漫畫和愛文字的同輩人,處事也可能有別。

漫畫迅速普及後,近年經常借用來實施公民教育。漫畫的思想層次或不及文字,但圖像對感官的刺激比文字來得直接,容易受感染,作為教材,功效更勝一籌。有人把莎士比亞名著裡的主角哈姆雷特化作漫畫,場景由古代變成未來,以反對地球暖化。世界銀行請漫畫家繪製《1 World Manga》(一個世界漫畫),在發展中地區分發,以對抗貧窮、愛滋和貪腐。美國補習天王將高考的生字寫入manga裡,讓只看畫不溫書的考生也能交差。

人人上網後,日本的漫畫迷逐漸打破出版者對情節的「壟斷」。從前你畫我看,現在你畫我改、我變,反過來影響出版的方向,有如近年電視劇集由觀眾選擇大結局。

漫畫迷參與創作,長遠利多於弊。但美國抗拒。畫師和版權人視版權如命,拒絕讓他人分享。

本期《Wired》除了派記者赴日做封面故事《Manga conquers America》(漫畫征服美國),更請日本畫師與美國專家合作,繪製10頁manga,詳述manga在美流行的經過。值得收藏。

最後一提的是,第182-191頁教網民突破中國的Great Firewall,也就是對境外資訊的封鎖。版頭是一幅手繪圖畫,以六四期間有人隻手空拳抵擋坦克的照片為藍本。但衝擊官方的「防火牆」涉及中國法律,在港不便覆述。

Info《Wired》11月號/定價:4.99美元/售賣點:灣仔分域碼頭(即美軍商場)/網址wired.com/wired/

在大牛市中不忘本分

大公報 評論 2007 11 09 星期五

「上市抽獎」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反正不需要代價,這次落空,又去等下一輪。富者不思進取,貧者望門興嘆,非香港之福。在大牛市中,最難做到的是不忘記個人的本分。

過去這一周,股民的心情隨著國家政策和國際走勢而大起大落。未來一段時間,利好與利淡消息恐怕仍然會像上個周末那樣,不時掀起千重浪。

溫家寶總理上周日就「港股直通車」暫緩所發表的四點解釋,簡單地說就是:內地錢多,但監管未完備、股民未成熟,怕匆忙中開放,會衝擊內地和香港的市場。

誠如本港評論說,對直通車的憧憬已存在了好幾個月,若能早一些公布暫緩,港股或不致於被抬捧到目前的地步。少些水分,調整時也少些痛苦。

但此時出手,仍然好過不出。恒指成分股下月10日加入中石油(857)、中國神華(1088)、中國海外(688)後,中資股佔恒指成分股54.4%,首次過半。與此同時,截至10月底為止的各個單月內,中資股佔整體成交的76%亦即四分之三。隨著內地企業逐漸取代香港公司,成為港股的主力,兩個制度下的股市已緊密扣連。任何一方的動盪必將波及另一方,最後反過來自食其果。雙方發展時均要顧及對方的穩定。何況內地證券戶逾億,遠多過香港。「北水」大舉南下後,一進一出隨時可以令港股坐過山車。

股市瘋狂人聲鼎沸

這幾天,我大部分時間在內地。幸而現在資訊無遠弗屆,使我得以在當地入鄉隨俗的同時,與本港也不致於脫節。

周一下午四點剛敲過,我與本報幾位作者在公路上飛馳。其中一人講了一回手機後,鄭重宣布:「今天股市跌了1526點。」這位朋友並非炒家,只不過打電話回家時,香港剛好收市,家人順便提起。但重要的是,團友說的是準確的點數,而不是一般性地說:「今天股市跌了千五點。」一個旁觀者閒話家常時,對恒指波幅也說得一「點」不苟,可以相信,同一時間內,中環已人聲鼎沸。

此時我們正在福建漳州去廈門的路上。團長是本報老總周慶先生,帶領我們幾個作者見識中共「十七大」後「海西」地區,亦即台灣「海」峽「西」岸的新路向。那是我們在閩的第六天,已依次先後拜訪過省會福州和沿海重鎮的莆田、泉州、漳州、東山島。

用一句話來概括此行對福建今後發展的了解,那就是作為台灣的對口大省,責任比以前更重。但正如十七大政治報告的調子,任務並非對台走硬而是走「軟」,借用香港的例子,希望與台發展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為台灣2300萬人的發展提供更多選擇和機會,謀求「閩台共榮」。但這方面說來話長,他日有機會再談。

電腦塞車為搵快錢

回到本文的主題,拜《大公報》在福建的盛名之賜,我們這個團由香港抵閩當晚,就獲得省委書記盧展工接見。接著每到一地,即使只是短短幾個小時,第一把手都親自出迎。全團入住上佳的酒店、嘗盡佳餚。廈門是最後的一站,周一下午聽到「恒指跌千五」的惡訊時,團友一來心情好,二來沒有人炒「即日鮮」,彼此只是笑了笑,就繼續全速奔往廈門。

就恒指暴跌,我當天早上在酒店房間看過網上的香港新聞後,已心裡有數。實際跌幅雖然比大行「預告」的1000點大一半,但我並不感到意外。近日的單日波幅動輒1000點。在30000點的水平上,500點的「誤差」不算大。何況上月是科網股泡沫以來,恒指單月最大的升幅。一個月升了5000點後,回落兩三千是早晚的事。

說實在的,恒指暴跌1500的翌日周二,我反而較周一更想知道股市的表現,特別是反彈還是繼續跌。反彈說明股民仍然看好,繼續跌則說明調整終於到來。

但由周二直到周三結束行程回港那天,團友沒有再提起恒指,間接說明股市無大礙。周二晚飯後,我在酒店上網,發覺不但恒指反彈近500點,更反映投資情緒的是:當日開始買賣的內地科網股阿里巴巴(1688),較招股價狂漲近兩倍,更因為買賣甚活躍,令電腦大塞車。周三有報紙頭版頭條說,追捧這種新股的股民大聲叫「爸爸」。但有報紙指出,阿里巴巴市盈率高達320倍,亦即股價相當於320年的盈利。

這次阿里巴巴上市,市民只要拿得出一萬幾千元抽籤認購,每20人就有一人能夠以一元的本錢淨賺兩元,每手的盈利相當於小職員的月薪。這種淨賺的機會幾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不參與是對不起自己和家人。但如果每逢有內地企業上市,中籤者都穩賺,市民只要集中所有的積蓄,坐著乾等就是了,誰還會拚搏?

恒指周三再反彈270點,也就是與周二合計收復了周一失地的一半。但昨天輪到美國股市主導。由於前一晚華爾街暴跌近3%,也許還加上中國領導人前一天的講話對美元不利,恒指周四又回跌950點。

「好景」不常泡沫將爆破

近月的情況不是健康的現象。記得亞洲金融危機前夕,恒指不過18000左右,現在漲了不只50%。香港的經濟沒有好到這個地步,目前的價位主要靠對內地經濟的憧憬和熱錢堆砌。沒有足夠的基本因素,「好景」總有一天會爆煲。至於阿里巴巴的市盈率,1999年─2000年美國科網股泡沫爆破時,市盈率也普遍以百倍計。當時有人甚至「推翻」企管規律,認為用盈利來衡量股價是工業時代的做法,在資訊時代不再適用。

專家說,股市在任何時間都有泡沫,現價位沒有問題,股民小心即可。但這種看法恐怕只適用於看透了股市的「股神」,又或者洞悉國際資金流向的大戶,萬中無一。

反過來,香港若純粹靠金融來賺錢,貧富懸殊只會有增無已。拿不出一萬幾千元的低層市民,根本不會有機會「抽獎」。反過來,如果認購新股高於某個限額,通常必定可以分到一手。以阿里巴巴為例,只要拿得出幾十萬元認購,也就穩賺13000元。

過去這兩年,「上市抽獎」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反正不需要代價,總之每逢有內地企業上市都抽。這次落空,又去等下一輪。

富者不思進取,貧者望門興嘆,非香港之福。在大牛市中,最難做到的是不忘記個人的本分。

「禾桿冚紐約」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7 11 07 星期三

最近看了三部講紐約的電影,其中兩部「罵」紐約。但紐約獲英國旅遊雜誌評選為全球旅遊城市的亞軍,僅次於悉尼。

我未去過悉尼,但感覺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旅遊點。悉尼的賣點是陽光、空氣與友善;紐約是氣派與品味。

我在五個美國城鎮呆過,紐約最有感情。前後六年,工作上有很多患難之交,生活上最方便,城市佈局最接近香港。我討厭開車。紐約的地鐵全美國最長,四通八達,年終無休。其中有一年,一週六天,我半夜四點鐘坐地鐵去上班。加上自己做報紙,連火災、兇殺都要報導。對紐約的認識可比美一般居民。

但闊別4年後,月前舊地重遊,第一個感覺是疏離。晚間飛抵,親戚開車來接,公路上沿途的建築物高三五層、燈光幽暗,遠看像貨倉,看慣了香港的夜景,有點depressing。

翌日乘當年上下班坐的七號車去唐人街。架空路軌兩旁的磚房與20年前大同小異。住在紐約時習以為常;但從香港回來就覺得陳舊。

但待了一兩天後才醒悟。自己習慣了香港繁華的表面,忘記了紐約要看內在美。看劇集《Sex in the City》(色慾都市)即可知,紐約市中心的曼哈頓,有些地區看似廢墟,事實上內部早已改裝成豪宅。一個單位兩三千呎,室內的佈置足以上雜誌。有些一梯一伙,去任何一層都要用該層專用的鑰匙才能啟動電梯。電梯到達該層後,一開門就是客廳。那種氣派非香港一般豪宅所能享有。也有些改裝為藝廊。總之,在街上望去以為是待拆的爛樓,走進去才知道別有洞天。

曼哈頓之所以「禾桿冚珍珠」,因為1980年代,成衣業式微,很多貨倉和工廠大廈翻新為民居或寫字樓,但依法只能改、不能拆,於是出現美國稱為「gentrify」(貴族化)的現象。我們或以為,拆了重建會更好。對市容也許是的,但美國大型的舊建築很紮實,除了外表,肯定好過現在的新樓。美國新建的高層豪宅,往往華而不實。保安系統、健身設備都很先進,但牆壁可能薄到聽得見鄰居大聲講話。

但港人重視建築物的外表也不是沒有道理。紐約的貨倉型豪宅其實大可翻新外牆,以光亮潔白示人。看倫敦的舊樓,就覺得英國人在這方面較為高明。

紐約其他四個區的舊樓由於樓價低得多,內部沒有曼哈頓這樣豪華。但即使如此,一般家庭的佈置也比樓房的外牆新穎得多。

紐約對樓房保育的堅持,直覺上香港學不來。曼哈頓的舊樓由於早期供商用,樓面動輒數千甚至過萬呎,容易改裝成中上階層最愛的豪宅。香港的舊樓通常全層只有一千幾百呎,造不出氣派。加上只有三四層,夾在四周的大廈裡,視線窄,光線弱,還要聞廢氣,恐怕只有西方人喜歡。

但紐約並非只保育,不建設。由於地產興旺,這次在紐約停留,途經之處時見地盤。紐約興土木的規模與香港沒得比,但較20年前已屬脫胎換骨。(完)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我不想知道∕我想知道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1 05 星期一

最近讀報很輕鬆。由陳太、曾生到李生,政治精英陸續上演現世繪。但選舉在即,各事互為因果,朝野壁壘分明,論據不問可知,瞄個標題即可。真正起風雲的是財經。國際上,美元獨憔悴,油價破九望百,金價穿八百;本港游資擋不住,恆指不見頂,賭王高唱四萬,挑戰「股王」的眼光,港府罕見地入市托港元,聯匯脫鉤的呼聲再起。通脹來也,小民準備接招。

網絡普及後資訊氾濫。如何「多快好省」地吸取有用的資訊,本身是一門學問。不算電郵,我每天花幾個小時看新聞台、翻報紙、「揭」週刊、看流行作品,也仍只做到浮光掠影。很多剪報一下載就忘了。內地的一級網站,查資料時才過訪;一些想看的網上報刊,一個月看不了一回。所訂閱的報刊雖然已減到各一種。但其中的英文週刊,看一期跳一期。月前外遊買來的書,看不了一成。

資訊氾濫涉三大動力

網絡令資訊氾濫,用網絡傳送的電視就更是重災區。全港過百條頻道。我每天投入三四個小時,也看不了百分之一。年底大氣電波數碼化後,頻道還會增加。

僅是新聞,電視至少有四個新聞台、兩個財經台、三個英美新聞台、兩個美國財經台,另加中央新聞台、台灣東森台 ……。三家電台每半小時報一次新聞。報紙方面有十二種中文收費報、三種中文免費報、兩種英文報、六種在港印刷的外地報。此外有四、五種八卦週刊。本報的對手近日又增設財經週刊。而且這些媒體大都免費上網、每日更新,由頭到尾翻一遍都不可能。

資訊氾濫涉及三大動力:網絡帶來的便捷(電郵、互聯網、電視、電台融入隨身的手機,名副其實如影隨形);商業宣傳的龐大利益(廣告無孔不入,因為供應愈豐富、品種愈多,就愈需要吸引你注意);個人主義下自我表達的慾望(潮流興溝通、分享,人人開 blog、上 YouTube, MySpace和Facebook 戶口成為虛擬社區的身分證)。不對症下藥,像內地文化雜誌《新周刊》九月十五日號那樣,文藝腔地說《 抱歉,我不想知道-信息過剩時代的「不知情權」》,解決不了問題。

該刊有點像香港當年的《號外》,鼓吹中產文化,發掘都市心態,問題看得準,標題就是話題。但近年高潮已過,這個二十頁的專輯給人的感覺是,文藝人不甘心被網絡冷落,危言聳聽反 IT。署名「陳舊」的主文說:「信息飛速增加 ……個人接受嚴重『超載』,真相信息卻仍匱乏,重要信息 …..知識信息匱乏,思想信息更匱乏。」( information內地譯作「信息」,港、台譯作「資訊」)專輯恐嚇讀者說,前面只有兩條路:「死於知情,或生於不知情」。不想「死於甚麼都想知道」,那就杯葛資訊吧!

的確,正如文初說,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資訊很少思想內涵。電視就有不少新聞因為畫面而入選,內容其實無關宏旨。記得有一次澳洲沙漠有油車著火,四周無人,一不危及人畜,二不損害環境。但火光熊熊,本港有電視台播足一分鐘。這如同車展用美女伴香車,使你注意到「展品」,但不一定明白車子的性能。

但應否因為資訊氾濫而否定資訊自由的意義?《新周刊》第二十八頁建議讀者〈齋戒〉一周或一月,「關掉電視、擺脫『重要新聞』、丟掉手機、限制電郵、抵制廣告、抵制(商業服務)升級、當自己的『機靈代理』」。用自閉來對抗氾濫,掌聲很多,但做得到的人絕無僅有。除非放大假,打工仔女一個星期不覆機、不覆電郵,工作和密友都難保。以此來回應現代化,還未清除科技之害,先就埋葬了自己。提這種建議,說穿了是欺世盜名,並非真的想改善世界。

「齋戒」欺世盜名

但這類進步觀利用世人對現代化壓力的反感,描繪「理想」的生活,很能迷惑人。大約十年前,美國有女銀行家仿效佛祖,放棄百萬年薪,賣掉豪宅,拜別紐約的浮華,遷居世外桃源的加州,身體力行「 simple life」 (簡樸生活 )。她其後著書,勸世人反璞歸真。美國白領深受工作和家庭重壓,人手一冊,惜做得到的人絕無僅有。作者「豁出去」之前,已賺了十多年的高薪。在加州當 SOHO,教人理財,收費不低。後來出書暢銷,更賺了大筆版稅。誠然,她不再買 LV、吃牛排,但食與著要求無污染,比一般人開銷更大。這種美好生活使人想起以「 LOHAS」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直譯「健康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台灣意譯為「樂活」 )為名的豪宅。想活得健康不難,難的是持續地這樣活。說白了,賺夠了的少數人才能「樂活」。

同樣地,面對不請自來的資訊,當後現代的鴕鳥不如用科技、市場和監管去反擊。

監管亦即透過立法、執法來解決問題。但正如立法打擊垃圾電郵,世間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IT涉及軟件,永遠沒有攻不破的監管網,而只能在與民間角力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監管的效益。

資訊精選服務最賺錢

更重要的是,主動揀選需要的資訊,以減少垃圾進入、節省閱覽的時間。這包括:

用 RSS軟件下載新聞:只收取幾類指定的新聞,省卻到訪網站、等候網頁翻動、讓廣告硬塞進來。

多畫面電視: now現在將熒幕分割為幾個小畫面,讓球迷同時收看幾場直播。電視機也可以發展從前流行過的「畫中畫」技術,同時顯示多個頻道。這對看新聞很重要。各新聞台的取材大同小異,但播出的次序因而輕重有別。在熒幕上並列四個本地新聞台,也就可以看出各台新聞手法的分別。

手機看新聞:利用交通時間檢視手機上的新聞,選出想深入了解的內容,再看報紙或者在電腦、電視上跟進。

英譯中文新聞:由於外籍人口不足、英文地位下降,香港新聞業近年中文過剩而英文短缺。但外地人不諳本地的發展,不利於吸引人才、融和各族。電視台應利用軟件,簡單地譯出中文新聞稿,與中文的朗讀同步在熒幕下方滾動打出,供不諳粵語者參考。事涉行業利益,文字人和英文新聞人會反對。但全港的利益更重要。

資訊精選服務:資訊氾濫則注意力稀缺。如果有人能夠精選各大媒體的新聞和評論,為訂戶提供可以在三十分鐘裡消化的文字或影音,將會是最賺錢的生意。但首先要擺平各媒體間的利益衝突。

最近無線大搞懷舊。但單靠四十年的老本是否頂得住亞視和 now的進逼?有機會再談。(完)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語文低落的「必然」

大公報 評論 2007 11 2 星期五

考評局評估了今夏中五會考及中七高考的中英文卷子後,發覺考生的「創意」千奇百怪。有的錯小學生都不應該發生,例如:

分不清principal(校長)與principle(原則)、photography(攝影:一種行為)與photographer(攝影師);
把walk(步行)寫成work(工作)、what(什麼)或wok(粵語「鑊」的英文音譯);拼錯baby(嬰兒)、smile(微笑)、model(典範/模特兒)、camera(照相機);
在bigger之前加上more,相當於在中文裡說「更較大」,講歪點就成了粵語粗口;
把friends(朋友)讀成fans(「粉絲」)、time讀成tie、snacks(小食)讀成snakes(蛇)、旺角的譯名Mongkok按粵音讀成Wongkok;
把相對論之父愛因斯坦當作電燈發明者;用命令的語氣寫信邀請對方;邊考口試邊嚼香口膠;
更常見的是把「宗旨」寫作「忠旨」、「杏壇」寫作「杏檀」、「外籍」寫作「外藉」。

被流行文化「同化

最絕的是,不知道是理解錯誤還是說人生哲學有別,有考生把「慎言」解釋為「多說多錯、不說不錯」。此人將來適合做官。

說到底還是那句老話:不論中英文,一年不如一年。而一談到這裡,很多人就「火滾」,大罵教改,特別是母語教學。

語文水準低落,師長到僱主至少已抱怨了十年。我打工時也接見過求職者,心裡有數。但青少年語文差、怕吃苦、態度散漫,可能是時代的必然,發達地區難免。程度不同、形式有別,但性質一樣。除了戰亂後復元的地區,沒聽說有哪裡的語文越來越好。

至少有五個因素造成這種現象:

流行文化的同化:人人從小在歌影視、漫畫、電子遊戲……裡長大,口音、用詞、書面語言趨於同一。我讀中學時,電視尚未普及,最時髦的是聽「歐西流行曲」。由此學來一堆即食的英文,比課本教的更實在,口音也更地道。但當時不懂,由於歌詞多美國俚語、唱的又大都是美國人,聽歌學來的美國英文在英國治下被視為次等。幸虧讀的是中文中學,又是美國教會辦的。如果讀英中名校,肯定被罵發音不正、用詞鄙俗。現在,流行文化的滲透力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在青少年語言裡所佔的比重只會更大。不同的只是,現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主要來自粵語的本土潮流,次之是日本,英美的反而趨向邊緣。

網絡衝擊文字

社會趨於平等:隨著社會開放、教育普及、人口流動、生活水平提高,出身不同的新一代在社會上也有機會接觸。各階層、地區的用詞、口音得以交流融合,差別不像從前高低層老死不相往來時那樣大。看過荷里活歌舞片經典《My Fair Lady》(窈窕淑女)的朋友就知道,如果今天有教授敢用口音來區分上流與下流,更利誘賣菜女子學講英女王的英語來扮貴婦,他首先就會被告到平機會,背上階級歧視的罪名。

軟件代勞:現在人人從小用電腦。做功課、求職、寫報告……,包括我寫這篇稿,都用「文字處理器」(word processor)。起稿時,靠軟件來找出拼寫和文法上的問題、提供修改的建議。電腦用邏輯來判斷文句的對錯,自然談不上文采。但只要能避免明顯的錯誤、理順文句,對一般人已足夠。可這也害苦了年輕人。從小有電腦代勞,拼寫和文法自然沒有上一代那樣熟練。一旦要手書回答試卷,也就顯得一代不如一代。

影音取代文字:資訊科技(IT)令影音壓倒文字,成為資訊的主流。上一代小時候只有收音機,沒有電視,靠報紙、金庸來自娛。文字幾乎是唯一的溝通方式,熟能生巧。但現在的人在影音中長大,對文字的駕馭自然不及上一代。

網絡衝擊文字:電郵、手機短訊普及。年輕人為求讀寫省時,拋開傳統的語法,大量創造縮略語。中年一代看不懂,拒絕承認這種文體。但今天的青少年他日掌權後,他們慣用的文體就會登堂入室。電子文體不會取代真正好的文字,但會融入日用的文字,改變文字的審美標準。正如三十年前,在寫作中融入粵語,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現在適當地使用方言,可以得文學獎。

列舉五大理由,並非為考生開脫。文初列出的問題,絕大部分不可接受。但有個別技能,例如拼字,科技可以代勞,要求應該降低。既然考數學可以帶計數機,省卻用筆算,考英文為何不能用軟件檢查拼字?例如我用拼音打字,長期下來,有些字忘了筆畫,我考中文就肯定不如小學生。

作家慎防錯別字

內地的一宗文壇近事就彰顯了文字的代溝。某女士為文學刊物手書「芳華正茂」賀詞時,把最後一個字的下半部寫成「戍」。但又不能全怪這位女士。「文革」爆發時,她才十歲,在動蕩中成長,未受過傳統的語文訓練,對繁體字、古文可信都不熟。但我們難道說:寫過白字就不配領導作家,又或者作協領導要先考中文?反過來,如果作家領導都寫白字,從小以英文為主的香港考生寫錯個別字,有何大不了?

現在連最講正宗的英國,英文也「每下愈況」。眾所周知,英國口音不僅有地域之分,更是階級的烙印。英女王從小被教導以上流社會的牛津腔講話。但德國慕尼黑大學分析她在位50年來每年聖誕節朗讀文告的口音後發現,她近年逐漸偏離「女王英語」(Queen's English),而趨向英國南部中產階級的倫敦腔,換言之口音走向平民化。有人歸因於「社會力量」驅使,因為女王曾多次提到皇室後輩的口音帶倫敦腔。

一向捍衛英國英文的英國廣播公司(BBC),英文也被指教壞人。節目主持人據說分不清英文的單數和眾數、may和might。一如所料,提批評的都是語言教授,建議也照例是請專家培訓員工,也就是多幫襯專家。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恭喜撞鬼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7 10 31 星期三

「我黎---啦!」近日聽到這種恐怖的嚎叫,不是驚而是笑。今天是Halloween,到處是這種手機鈴聲。公共場合早就鬼影幢幢。店舖前常見兒童駐足,嚷著要買「鬼」馬玩具。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萬聖節玩意也由簡單的嘩鬼袍,殭尸骷髏面具,變得五光十色。

從港人由怕鬼到ghost-friendly,可以看出時代的變遷。我們小時喉談鬼變色。但新一代看電影愈恐怖愈過癮。其中一個電影頻道,幾乎全天講鬼。年輕人即使信有鬼,也不怕鬼來害他們。顯然,他們看世界沒有父母那種戒心。

這種心態令萬聖節成為流傳最快的習俗。十年前只是外籍兒童之間的玩意,現已遍佈全港,想得出的名堂都有。海洋公園由於發明「哈囉喂」,公司主席成為最受歡迎的「鬼」;電影院上映美國賣座片《月光光心慌慌之Halloween殺清光》;商場爭相「搞鬼」。連最講究政治正確的迪士尼亦大玩「黑色世界」。

風氣所及,人人都以此為招徠。今晚只要到紅十字會捐血,就可以與嘩鬼合照。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Forbes)公佈七大恐怖名勝。其中關乎死人的包括:古時英皇監禁宮廷死囚的倫敦塔、羅馬尼亞的「吸血殭尸」官邸Bran Castle、法國的地下亂葬崗Catacombs、據說不少住客死於非命的澳洲Monte Cristo Homestead(農莊)。

但《福布斯》只懂洋鬼,忘了中國鬼也很有特色。它們本來以四川省長江邊上的酆都為大本營,但近年建造三峽大壩,被遷到附近的新址。現只怕它們之中有釘子戶,每到深夜就哭訴,到北京騷擾領導人。「和諧社會」的國策雖然只適用於人,但鬼有情緒,人也難以安寢。

余生也晚,沒有玩過Halloween,而只是被人玩過。住在美國小鎮的時候,當天吃過晚飯後,兒童就披上鬼袍、戴上面具,成群結隊地逐一敲鄰居的門。你一開門,兒童就會高聲問:「trick or treat?」用中文說,也就是「罰酒還是敬酒?」此時要趕快答「treat」,捧出預先準備好的糖果和零錢待客。兒童收下禮物,然後繼續去「敲」下一家。

屋裡如果沒有燈光,兒童會繞過去。但所有門都敲過後,會回過頭來再敲剛才沒有燈的。你別想逃!

屋裡如果有燈光但不開門,那就罪大惡極。兒童會塗污大門,就像香港討債不遂淋紅油。塗料有時候洗不掉,要重新油漆。但兒童在萬聖夜奉旨惡搞,無從追究。

美國鄉間的獨立屋社區直到1980年代還有這個習俗。但城市鄰居關係淡泊,加上有治安問題,成人不敢讓兒童逐家敲門。我住在紐約時,萬聖夜很少看見兒童扮鬼討債。後來,美國更有日本留學生玩trick or treat,被開門出來的住戶槍殺。

相比之下,香港過節不但安全,就利用商業化來普及節日來說,可能也最有創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