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蓋茨再出發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8 07 02 星期三

香港人也有市場遠見和冒險精神,但少了美國人對科學的熱誠。靠模仿、地產和金融來發達雖然也能賺大錢,但領導不了世界。

現代生活離不開電腦,電腦又離不開微軟的Windows和Office(蘋果電腦的擁躉除外)。但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上周五退休成為國際頭條,並非因為產品最多人用,也不是因為只有52歲,退得太早,而是一日之間,由「世界首富」變成「世界首善」(由於微軟股價不振,有說蓋茨的富豪排名已跌落第二位。但500多億美元的財產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天文數字,排名第一還是第二,關係不大)。

但這個美譽得來不易。蓋茨由中學開始玩電腦到今天前後40年,個人形象曾經反覆,一度人人喊打。

由學生時代,特別是放棄哈佛學業跑去創業,到發明微軟DOS(磁碟作業系統)令業務起飛,可說是蓋茨的天才發現期。他不但精於「搞機」,更有商業遠見。在只有大學和大企業才用電腦的1970年代初期,就預見到電腦最終將會人人必備。香港人也有市場遠見和冒險精神,但少了美國人對科學的熱誠。靠模仿、地產和金融來發達雖然也能賺大錢,但領導不了世界。

進入1980年代後,個人電腦(PC)迅速普及,微軟軟件變得公私必備。用戶逐漸擔心蓋茨透過電腦控制其生活。由於微軟佔有九成市場、限制他人設計與Windows配套的軟件,這種疑慮並非無的放矢。

後來美國政府控告微軟壟斷,批蓋茨的風氣更盛。電腦人罵蓋茨,就像傳媒人罵新聞集團的老闆梅鐸。後者當年到處收購英語報刊和電視,重新包裝成大路貨以牟利。加上被指協助中國控制資訊,西方記者與他勢不兩立。但單靠記者杯葛頂不住市場,梅鐸最終還是改變了英美傳媒的生態。

同樣地,腦民也不會因為蓋茨壟斷,改用替代性軟件。後一類軟件與微軟不完全兼容,有礙用戶與社會主流的聯繫。事關工作和生活,一般人不願意冒這個險。

有一段時間,蓋茨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抗議。有一次更被人用大蛋糕摔在臉上。他只好白著臉,舔舔嘴邊的奶油,唾面自乾。這個階段可稱為霸主壟斷。

不知是否受到刺激,蓋茨隨後與妻子連年捐出億計巨款,更深入世上苦難的地區考察,務求善款用在最有需要的地方。獲美國雜誌推選為「Person of the Year」(年度風雲人物)時,再也沒有人說不。最後,兩夫婦宣布將所有財產用來行善,不留給三個子女。連同屬全球富豪榜頭幾名的Warren Buffet(畢菲特),也決定把大部分財產託付給蓋茨,請代為回饋社會。蓋茨透過個人的行動,為和諧社會立下了楷模,再討厭他的人也無話可說。是為「慈善王」階段。

富有象徵意義的是,蓋茨全力打理自己的慈善基金後,第一站將會訪華。一個人也許改變不了這個黃金和不公同樣多的地方。但蓋茨的典範可以引發中國暴發的一代思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