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愛恨書展

原載《都市日報》2009年7月21日〈都市博客〉專欄

發達地區不讀書,說得雅是娛樂方式多,說得俗是「飽暖思淫慾」。

明天就是書展。看了這許多新聞後,是不是有點期盼?無論你盼的是狂掃四到七折的英文書、半價的台灣書、廉價的日本漫畫內地版,甚至是其實並不那樣(口+靚)(注:香港俗語,指羽毛還未長齊的少年或初出道的新手。發音近乎粵語「靚」的高音,不知道如何用拉丁字母拼寫。)的女模寫真,相信都可以如願。

香港的書展以便宜和人氣為賣點,近年更跟上娛樂化的大潮,旺上加旺。但招忌也不少。今年以「(口+靚)模」為前菜,本來只是藝人博宣傳,見怪不怪。美國書評人John Hamilton的著作《卡薩諾瓦是個書癡》(Casanova Was A Book Lover,英文原版00年,簡體譯文北京三聯08年,未見有繁體譯文) 就說:「書籍是自我推銷的最佳渠道。」

但自名為(口+靚)而又露點 (有報紙譏為「露暈娜」),令人想起日本熟男的美少女癖好。有作家和網民群起杯葛,女模是否不敢到場簽名、網民為此而爭拗,成為傳媒的話題。女模、文化憤青、書展、傳媒都大收宣傳之效。大作家不滿可以理解,但其實他們並沒有損失。真正的讀書人不會因為有人露點而不入場,為此而入場者通常也不會妨礙名著的銷售。

這樣說對閱讀並無貶意。我在書堆裏長大,讀小學和中學時還沒有電視,靠四大名著、福爾摩斯和金庸打發時間。來港後,第一個住處和第一份工都在書店。早在書展還在大會堂,規模不及現在一個零頭的年代,就看着同事為了參展而捱更抵夜,又為着銷售額而笑逐顏開,因為半年的開支有了着落。

現在雖已遠離書行業 (除了偶爾為朋友的出版社客串編輯),書刊仍然是我買得最多的文化產品。除了平常逛書店,每年總得進出好幾次書展。家裏的印刷品堆得像貨倉,每隔一段時間就得下狠心清理,送進回收桶時,有些甚至未看過。

但隨着商業和科技的發展,我的閱讀經驗已經「過時」。今天的社會商業主導、娛樂至上、影音稱王、資訊電子化,以字為本的印刷品空間縮減。有內涵的文字要結合電子、影音形式來表達,才能避免邊緣化。

早在香港貿發局接辦書展的1990年代初,「不讀書」的瘟疫就開始在發達地區向外蔓延。1992年美國調查發現,有三成年入超過四萬美元的家庭沒有藏書 (調查沒有說,但我猜,這些家庭肯定有電視)。1995年調查發現,長於文學和哲學的法國人,花在寵物身上的錢比買書多一倍 (同樣地,我猜,這些法國人花在餐酒上的錢更多)。

發達地區不讀書,說得雅是娛樂方式多,說得俗是「飽暖思淫慾」。若此,直覺上,社會富裕前的閱讀率會隨着時間上升,因為人們想藉着知識「富起來」。但收入增加、家用電子普及後,市場就由閱讀轉向上網、聽歌、睇碟、打機。這是不可逆的生產力大勢,就像電燈取代火光、蒸汽取代畜力。今後幾十年內,紙張仍然會是一種知識載體,但重要性大大降低。

在文字印刷品裏成長的人不滿深度的閱讀被「膚淺」的影音和電子資訊取代。但其實,電子閱讀比紙張更有效。有機會再談。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中共對分裂問題有新認知?

原載《信報》2009年7月20日〈兩地一撿〉專欄

  「人除了血緣,還有情感。可這血緣,有時候並不如情感可靠。」大陸的國共鬥爭劇集《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五十集,左傾的大家長臨終前對收養的中共烈士遺孤說。
  
本月上旬,烏魯木齊的民族騷亂導致近二百人死亡的同時,台海兩岸的執政黨在長沙稱兄道弟。

  在歷史上,國民黨與共產黨鬥得遠較維吾爾族與漢族慘烈。彼此以「匪」相稱,長年內戰造成的死傷以百萬計。台灣的獨派繼國民黨後當政,更致力「去中國化」,恨大陸就如疆獨恨漢人。大陸也不甘示弱,抬出飛彈,揚言武力攻台、強行統一。

  幸而國民黨的馬英九及時上「台」,挽回狂瀾。過去這一年,雙方一笑泯恩仇,初見良性互動,關係甚至好過北伐和抗日當年的貌合神離。相比之下,維漢之間缺乏血緣、利益和感情,看不出有轉圜的可能。

被迫同處屋簷下

  國共都是漢人,同種同文,漢人又重實利,台灣在經濟上需要大陸,大陸在政治上需要台灣。三則有感情。雙方的記憶雖然以恨為主,但至少在早期,打生打死的同時,也糾結家庭、師生、同窗、友儕甚至敵人之間複雜的心理。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最後成為雙方擱置恩怨的動力。

  但維漢在種族、語言、宗教上缺少共同點,而且固守本位,拒絕去了解對方。漢族作為在中華民族的大房,自視文化優越、人多勢眾,把維族當小房。照顧小弟只是為了避免分家,對祖先好交代。但小房與大房性格不同,執著於被大房欺負的舊賬,總覺得自己被迫同處一屋簷下。

  共產黨當權後,更多了一個問題。漢族本來就極重視物質,現在共產黨篤信唯物論,大陸變成雙重拜物。共和國歷經頭三十年的赤貧和動盪後,物極必反,把穩定致富當作唯一的價值。維族在物質上雖較藏族來得實際,但秉持伊斯蘭傳統,與經濟掛帥的漢族價值觀有一段距離。開放改革後,新疆在物質上日趨富裕,但維族傳統有邊緣化的可能。

  但又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漢人。要說漢人在過去這一兩百年迫害甚至屠殺維人,則在此前的幾千年裏,維族的祖先突厥人也曾多次入侵中原,燒殺搶掠。同樣地,中國被列強凌辱過百年,美洲印第安人被歐洲殖民者屠殺,美國現任總統夫婦的非洲族人曾受美洲白人奴役,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日本侵華殺中國人……。這些歷史巨債不可能按今天的人權標準折算本息,而只能由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後人以心比心,從道歉和悔過的角度出發達成和解,目的是為後世殷鑑,賠償受害者份屬次要。純從法律出發追討責任,反會令加害方擔心不勝負荷,負隅頑抗。國民黨在台欠下的二.二八「血債」,五十年後得到解決,為中華民族立下了良好的先例。

愈兇殘愈孤立

  這次最不用腦的是與維族同源的土耳其,將烏魯木齊騷亂稱為「種族滅絕」、揚言抵制中國貨。常人都明白,以今天中國參與國際的程度,不可能強制滅絕任何一個民族。用中國做文章,反而令人想起人類進入現代後,開種族滅絕先河的不是中國,甚至不是德國和日本,而是時為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一九一四到一八年間,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導致至少五十萬名亞美尼亞東正教徒死亡。中國這次不回罵,反而請土耳其派人去新疆視察,令其更難下台。

  應付獨派,武力本來只能作為備而不用的王牌。但現在維族摻入伊斯蘭原教旨的暴烈色彩,加上土耳其亂開腔,反而方便了中國。恐怖組織接連呼籲殺中國人,胡錦濤私下大可以學美國已故總統列根說:我等你放馬過來!你愈兇殘就愈孤立,我就可以愈狠。

  上文提到國共複雜的感情,文前引述的劇集《人間正道是滄桑》(片名取自毛澤東的詩〈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有很巧妙的演繹。說也巧,千計武警在烏市強力維穩那一周,我聽友人介紹,追了兩套合共八十集×四十分鐘的國共鬥爭劇《人間》和《潛伏》(我看的是影碟。但全劇已無償上網,見video.sina.com.cn/movie)。後者歌頌中共間諜,娛樂性較強,但真正觸發思考的是前者。

  《人間》說的是國難時期一對兄弟出於理想,分別投身國共,當上了將軍,位居鬥爭前緣,你捕殺我的間諜,我策反你的特務。彼此洞悉脾性,既恨得牙癢癢的,但又惺惺相惜。加上要盡孝,不得不在父親跟前相見。內戰末期,兄弟各自帶兵決戰,在戰場上遙對。國民黨戰敗遷台後,兩人從此分隔,未再相見。

  戲裏有很多政治象徵,但不令人反感。大陸近年大拍國共鬥爭和抗日劇集,表面上是糾正以往把國民黨說成敗家子的宣傳,實際上是搞統戰。但文初的對白是一項突破。這如果代表中共看待分裂問題的新思維,有助於化解獨派死結。

  原話簡言之就是:感情高於血緣。中共以往搞統戰慣說血濃於水,而感情來自血緣。這對國民黨老人有用,但台灣至少有一半人不認同,港人受落的也不多。但其實新加坡與中國、英國與美國和澳洲,世上有血緣而分家的實例,俯拾皆是。同樣地,非洲人不能把美國黑人當兄弟,我們也不能把在西方成長的華裔當中國人。但也許擔心各省市都來獨立,中共以往堅持「同血緣就得同屋簷」。現在承認在國族認同上,感情比血緣更重要,才比較實事求是。之所有藏獨、疆獨、台獨,就是因為與漢人缺少感情。各族需要有真正的感情,而不是民族大家庭好好好的宣傳。

再建文化之橋

  就在文初說的兩岸論壇上,政協主席賈慶林當著民進黨人的面說,不能把「台灣意識」都當作「台獨意識」。換言之,只要不否定與中國的傳統關係,大陸可以容納地方意識。這其實也是港人的情形。當初回歸就有點像傳統婚姻。很多人不情不願,但拗不過家長,只好先洞房後培養感情。

  大陸現在不把地方意識當分裂,也就是承認台灣居民與大陸分隔了六十年後,已孕生了本身的認同。但有此認知後,仍須重建民間紐帶,才能避免感情關係再度割裂。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建議兩岸再建文化之橋,其實也適用於西藏和新疆。以政策鼓勵移居藏區和新疆的漢人與當地人融和、建立紐帶,而不僅是發財致富,長遠來說才能穩定。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不做知識分子

原載《都市日報》<都市博客>專欄 2009 07 14

前天接連有兩個國學大師離世。專攻印度古文的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享年98;專長中國哲學和佛學的國家圖書館前館長任繼愈享年93。

但兩老都得享天年,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應該說是有福的。

兩老中,世人較熟悉的是前者。季老離世的消息傳來後,有線電線連日重播港台《傑出華人系列》有關他的一輯。

片子是8年前季老90大壽時拍的,以現在資訊更新的速度,已屬於「殘片」,港台不再上網供免費重溫。但季老的一生歷經幾個重要的時代,現在翻看,仍然帶出很多聯想。季老生命裏與「現代」港人交叉得最多的,相信是「六四」。他當時年近80,仍然與同事去天安門看望學生。更令人敬佩的是,軍隊鎮壓後,氣氛肅殺。面對鄧小平的鐵腕,人人自我檢討、力求過關,最多是保持緘默、不置可否。唯獨季老在北大教員的表態會上說:「對於『六四』需要繼續認識。」

支持民運的季老表面上是說,自己認識得不夠,需要繼續探討,不排除最終會改變立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其實是暗示,需要繼續認識、最終改變立場的,不是他,而是在位者。

季老用中國人的委婉語,相當明確地表示,他對「六四」的處理有保留,但不會予人以把柄。雖然,以他的地位,即使公開貼大字報,官方也奈他不何。但他從文革的迫害中學會了鬥爭的技巧,給你吃軟釘子,既讓你知道我不賣帳,但又無法發作。

當然,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達。我們今天覺得指着曾蔭權罵「X街」才夠guts,說話吞吞吐吐的是無膽匪類。但經過時間的考驗,最後得以流傳的,相信是含蓄和幽默。這好比武術裏的靜功和軟功,就眼前看,作用不及動功和硬功,但有內涵,時間一長就會顯出其耐力,容易贏得最後的勝利。

港台的片子結束前,季老對着鏡頭說:讓他從頭來過的話,「當甚麼都行,就是不當知識分子!」因為歷經文革後,覺得在中國當知識分子太難。

以今天的角度比較難以理解的是,季老雖然後悔當了知識分子,但對於當年在德國學成後,放棄歐洲大學的高職毅然回國,至今無悔。理由是,國內空間大得多。言下之意,留在西方做學問,只能往高精尖裏鑽,但國內是一個全面的社會,在很多方面可以發揮。我深有同感。因為,這也是我回流的理由,而且至今無悔。

溫家寶曾經用三句話概括季老:「一生坎坷,敢說真話,直抒己見。」下個星期就是書展。想了解季老這個人,特別是文革對中國的傷害,不妨買一本他的《牛棚雜憶》。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七五比三一四更棘手


原載《信報》<兩地一檢>專欄 2009 07 13

與去年拉薩藏人的三.一四相比,當局上周處理烏魯木齊維吾爾人的七.五騷亂,除了開放採訪外,實質上有所倒退。特別是被指未及時制止殺戮,令居民對政府失卻信心。

騷亂翌日,數以千計的漢人「曬馬」,當街揮舞刀棍,高呼「維族畜生,血債血償」,搗毀商店,追打途人。維漢雙方一旦不信法律,只信武力,冤冤相報,縱能用警力維穩,也不可能和諧。

韶關事件成導火線

中共主政六十年,在西藏和新疆猛派糖、猛搞建設,但始終無法令藏維兩族歸心。以往是維人覺得社會不公,但七.五後,用左派憤青的話說,漢人也不高興。自蘇聯引入的「民族自治」成為共和國甲子大壽最失敗的國策之一。

維族受伊斯蘭恐怖活動拖累,在西方遠不及信佛的藏人受歡迎。加上全球經濟危機,沒有國家會公開與中國對抗。

但中國樹大招風,流亡的國人、台灣綠營,印度、日本、韓國等競爭對手,與中國在資源上有爭執的澳洲,與中國爭奪南沙的越南,都想一挫中國的銳氣。十.一之前這段時間,中國將會繼去年北京奧運前後,再度受到國際壓力。

最一針見血的是同情藏族和維族的漢族評論家王力雄。〈新疆的「巴勒斯坦化」〉一文說【註】,官方的解釋「與去年的拉薩事件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把達賴換成熱比婭,把拉薩換成烏魯木齊,把三月十四日換成七月五日」。作者問,既然說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的熱比婭預告七月五日烏市會發生大事,「你怎麼還不防着?」

除了熱比婭放話,七.五的導火線其實明顯不過。大約十天前,廣東韶關一家工廠的漢族工人執着網上的流言,集體毆打維族同事,導致兩人死亡。以現在的國力,國安、外交、軍方、傳媒、僑民的網絡遍佈全球,竟然無法掌握維漢毆鬥後兩族的反應,及時制止流亡組織事先張揚的「預謀」!年來最紅的電視劇集《潛伏》和《人間正道是滄桑》才把中共在抗日和國共鬥爭期間的情報工作說得出神入化。不料,從國民黨手中奪得政權,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經濟和科技上天,情報反而落地。難道情報部門只能對付維權的老百姓,應付不了真正的反政府?


維族豪邁衝突殺傷力大

有網民說,官方故意在騷亂中袖手,以便有藉口強化武力、實施高壓。這如同對港人說,曾蔭權故意不捉拿旺角的鏹水人,逼使立法會同意加強對個人的監視,為二十三條立法鋪路。但上網發言成本低,宜於小本搏大利,各式人物都有。本報的論壇上周就有人踩創辦人林行止。後者見專欄被指「抄襲」《紐約時報》,罕見地發火。此人說不定以第一個被「香江第一健筆」開罵的網民而自豪。

論質,七.五與去年的三.一四並無不同,都是少數民族反漢的「打砸搶燒」,都靠軍力來震懾「維穩」,都重創當地賴以維生的旅遊。但論量,七.五的後遺症更為深遠。

關鍵在於,當天有一段時間,局面似乎失控,造成過百人失蹤、一百八十四人死亡,將近是三.一四的九倍、六.四死亡人數最低估計的三分之二,多過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與恐襲一天亡魂的總和。但六.四傷亡慘重是因為正規軍在北京大街上邊推進邊開槍,七.五連武警都未及時出動。這將近兩百條人命顯然是平民造成的,而且以遇害者的血照和目擊者的供述看,手段極為兇殘。

此外巧得離譜的是,根據事發後五天公布的死者族裔,漢人正正是維人的三倍,又恰巧是烏市兩族居民的比例。換言之,維漢剛好扯平,誰也不欠誰。用學術語言說,這場殺戮完全是「隨機」的,美國所謂color-blind。 至於土耳其總理指漢人進行「種族清洗」。相信是採用疆獨背景的世維會說法,據說多達八百名維族人遇害。

七.五騷亂也說明,維族性格豪邁,與漢人的衝突遠較藏人為大。藏人信佛、性情平和。藏區的漢人也許覺得藏人沒有企圖心,但也不會有戒心。去年拉薩騷亂後,漢人留待政府善後。但烏市的漢人聚眾報復,以致兩族都有家庭逃離烏市。無論怎樣宣傳維漢一家,以暴易暴的恐懼已深入人心,此後雙方會處處提防,很難消除。

就維人的怨恨,王力雄舉了些「小事」。西方報道說,有維族兒童每晚收回五星旗時,都會用腳踩。有移居新疆的漢人說,維族兒童在背後向他扔石頭,眼裏帶着仇恨。有維族青年說,他很想去麥加朝聖,但可蘭經說,家園被敵人佔領時不能去。言下之意,把漢人趕走後才能圓朝聖之夢。

刻意營造博取同情

但也許見識過種族矛盾,我對維族的恨不覺得那樣可怕。我在紐約的中下層地區居住時,曾經被黑人扔酒瓶,此外有兩次遭到種族歧視的嘲笑。就王力雄有關維族巴勒斯坦化的觀察,這裏可以作點補充。

今年適逢六.四二十周年。上周有些鏡頭似乎刻意模仿,博取同情。七.五後,維族婦女趁境外記者來訪時聚眾抗議家人失蹤,與武警拉扯。看她們的頭巾、激動和悲憤,活像巴人。另一個維族婦女則彷彿六.四清晨,赤手空拳阻擋坦克前進的王維林。七.五後翌日,現居台灣的維族六.四學運領袖吾爾開希譴責當局打壓他的同胞。據他說,流亡至今二十年,他的父母一直不獲出境與他團聚。

配合這些鏡頭,有報道將武警在烏市維人區和漢人區交界處佈防,比作以色列強行分隔猶太人和巴人。我沒到過烏市,但想像中,維區與漢區之別與美國黑人區和白人區之分,應該不會相差太遠。

美國白人由於比黑人富裕,普遍擔心進入黑人區會被搶。直到今天,雙方都很少在對方的地區下車步行。而黑人區萬一暴動,相當於中國武警的國民警衞軍可信也會在黑人區的邊緣佈防。無論民族、宗教、階級,同則聚居、異則分居,舉世皆然。只要出於自願,又各守規範,旁人難以厚非。將中國的維漢矛盾提升到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那種有你無我的層次,目的也許是想逼西方介入,但肯定是抬舉了。

註:見woeser.middle-way.net/2009/07/blog-post_4632.html。Woeser是作者藏族妻子的名字,漢字是「唯色」。唯色女士是少數能用漢語寫作的藏族作家。王力雄有關新疆的著作是《我的西域,你的東土》。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今天起記得帶袋

原載《都市日報》2009年7月7日〈都市博客〉專欄

人人以購物為樂、貪新厭舊,這邊廂向地球需索資源,那邊廂把冇穿冇爛的物品扔回給地球,則減廢、再生政策就像邊吃薯條邊減肥,最多是保持健康不惡化,而不可能健美。

  雖然物料都是塑膠,但我說的不是那種「袋」。繼娛樂場所禁煙後,從今天起,光顧連鎖店要自備膠袋,否則每個收費五角,用來幫補「垃圾費」。

  後者直接影響你我的生活。酒吧、夜總會、麻雀館.......顧客人數有限,但膠袋幾乎每人每日都會收到.一旦失去長期的權利,很需要時間適應。

  女人還可以在手袋裏放一個以備用。徵費前夕,有超市為贊助商奉送可以摺起的購物袋,讓消費者拎着通街行以廣宣傳。但男人上班很多不帶公文袋。要他們在西裝裏塞一個購物袋,就算不會激凸有礙觀瞻,在超市找數時抽出來,初期也難免覺得好「娘」、好尷尬,寧願付五角買袋。扭轉這種心理恐怕要一年半載。但也正因此,或者有更多男人帶背囊上班。

  任何政策都影響到市民的習慣以至生計,安排再合理也必定有爭議。加上現在每天都有幾十萬過客。外地人在不察下違例,執法時涉及觀念上的爭拗,加上語言隔閡,有時候頗為棘手。但隨着文明度提升,加強環保方面的限制在所難免。

  以禁煙來說,我們在亞洲位居前列。但東京有一種做法值得參考。新宿、澀谷、池袋等黃金地段像日本食肆那樣立食。在空曠處劃定吸煙區,讓煙民集中到區內,吸完煙才起行,不得邊走邊吸。這有點像防疫:帶菌時要隔離以免播毒,不帶菌時才能自由走動。今年櫻花時節,有一天中午,我與家人在品川寫字樓群的高架走廊往下望。只見中庭的吸煙區站滿了利用午餐時間出來賞花的上班族。一大片黑衣 (黑色西服似乎是日本上班族的戰衣) 與頭頂上雪白的櫻花,構成了現代都市生活的情趣。

  環保在西方已有半個世紀。但香港習慣無為管治,市民又熱中消費,任何對生活的限制都被視為有損經濟、有礙自由,要到回歸前夕才下定決心。初期主要是治標,清除積存的污染,特別是改善水質。現在汽車減排和少用膠袋才算是治本。只有減少污染源,才可能長治久安。

  但污染物積存了幾十年,早已融入了環境,猶如尼古丁在血液裏流動。即使標與本雙管齊治,將積存的污染降到零後,也可能需要再一代人的努力,才能恢復原生態。
  
  至今的政策主要是用「罰」來提高非環保行為的成本,逼使你「學乖」。但若不改變觀念、提供正面的誘因,使良好的行為內化,則永遠只能跟在社會習慣後面跑。問題出現後才來執手尾,事倍功半。

  香港不僅難以降解的塑膠廢料多,其他廢料同樣逼爆堆填區。問題的根源在於消費文化,消費開心有理,但消費過量有害。想要治本,首先要改變用消費力來代表個人成就的心理。人人以購物為樂、貪新厭舊,這邊廂向地球需索資源,那邊廂把冇穿冇爛的物品扔回給地球,則減廢、再生政策就像邊吃薯條邊減肥,最多是保持健康不惡化,而不可能健美。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遙望書展

原載《信報》<兩地一檢>專欄 2009 07 06

  繼六四晚會和七一遊行【註】,香港緊接着的傳統是本月下旬的書展。六四和七一分別是這個「經濟城市」最多人出席的政治集會和示威遊行,書展則是這個「文化沙漠」最多人捧場的文化事件。其他華人地區雖然也有這類活動,但香港兼具人口密度和言論自由之便,搞得比較吸引。

  論書展,香港人流不及大陸,品味不及台灣。但大陸禁忌多,台灣頭巾氣重,唯獨我們商業為本,正中城市人愛熱鬧、追折扣的弱點。入場人次,接近全港一成人口,不要說文化,其他活動也難望其項背。

「娛樂至死」年代

  誠然,包括我在內,捧場客普遍品味不高。話題作家不是靚女、股神就是術士;暢銷書則不外消閑、娛樂和實用;出書目的由醒世立言變成商業宣傳。藝人請槍博曝光,商家借來打品牌。有線電視本月的雜誌請十位主播在封面上一字排開,原來,新聞台召集十位靚女出書拉客。這次書展說不定會輪流到場館直播。但看節錄的內容,個別純屬生活感受,與新聞編採無涉。而撇下男主播只賣靚女,更說明在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娛樂至死)的時代,新聞業也只是一盤生意。

  誠然,我們的書展有點像利用空置舖面經營的臨時特賣場。但對我來說,當缺乏文化土壤,無法兼顧提高與普及時,應以大眾為先。高品味的精英有資源去滿足自己,低層次的大眾才需要「照顧」。

  今年經濟不景,買書時更要省錢。加上會展擴建完成,有中庭連接新舊兩翼,來往各展館不必再長途跋涉,又有大批新書應「六四」二十周年而推出,可望繼續逼爆。

  近年的書展還有一個賣點。回歸後成長的一代不那樣抗拒簡體字,而簡體書取材也愈來愈青春(走進這類書店,最當眼的往往是少女漫畫),打破歷來只限於文史哲的小眾局面。但人民幣升值後,簡體書售價急漲,不少人等書展掃貨。今年這類攤位會更旺。

趙紫陽傳「風波」

  ○九年暢銷額最大的書可信是根據趙紫陽生前錄音出版的《改革歷程》。製作精美不在話下,促銷造勢也費煞苦心。首先是在六四二○前幾天推出以製造震撼。次之是像地產商賣樓,還未上市就說首批已售罄,下批請早。一時間,人人望眼欲穿。但說也巧,此書上市當天的下班時分,我路經金鐘,第一批貨剛好送到報攤。我沒有預訂,卻得來全不費工夫。可惜買六合彩沒有這樣好運。

  更有趣的是,還未到六四,三百多頁的書我也未翻完,就發現網上有一六○MB的「照相版」供下載。又過了兩天,發現檔案縮小到三十六MB,下載只需幾分鐘,中途被堵截的風險大減。與此同時,供分享的網站至少有十個八個。有人把全書分拆成幾個檔案,目的看來是供友好分頭下載,事後再交換抄錄。

  所謂照相版也就是逐頁掃描全書,一頁一圖像。好處是以最快的速度產生電子檔,搶在六四前傳開。而且把內文化作圖像,無法靠搜查「趙紫陽」、「六四」等字眼來攔截。但反過來,讀者也無法搜索內文,摘錄時更要另行打字。

  同期內,此書英文版的文字檔開始流傳。可以搜索和摘錄,但只有上半部。要到六月下旬,中文版的文字檔才面世,體積小到下載不需一秒。但由於傳送文字容易露馬腳,有人為檔案穿上迷彩服,檔名不提趙紫陽,甚至改變檔案的格式。

  我也領教過這種網上騙術。有一次找到一個以愛因斯坦為名的檔案,網站報上的體積只有五KB。以為是短文,但其實是上千頁的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英譯。

  講了這許多,只是想說明「公民社會」的現實。虛擬世界是最接近全球化的社會,網民好玩嘢、愛起鬨。上網傳播禁忌,除了出於政治動機,也有人純粹炫耀IT技能、與堵截者打游擊戰。「綠壩」軟件如果想篩走這類資訊,只會愈打愈反。

  趙紫陽回憶錄是繼宗鳳鳴的《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張戎和丈夫用英文原著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後,第三本上網供分享的異見巨著。在書店裏每本要賣過百元,但在內地被禁,海外則華文書店少,難以發行。政治上來說,內地人才是此書主要的對象。現在內地移民和學生遍天下,自由下載以廣傳播,對出版者的損失其實有限。讀者看過電子版後如果喜歡,他日看到原書,相信還是會買來收藏。

  七一遊行前夕,趙紫陽回憶錄及時告別短缺,香港的書店都放在當眼處。台灣中時的版本《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祕密錄音》也已運到,借勢促銷。以此書宣傳的能耐和傳媒的同情,肯定會在月底的書展裏再造高潮。但反過來也促使當局四出撲火,嚴防和平演變。最近就六四出版的一批新書,中資書店唯獨封殺「趙氏孤兒」。

傳播文化重要

  港、台限於版權,絕少有電子書供自由下載。內地相反,這類網站成行成市。只不過題材大都是消閒、財經,配合國策,十分「河蟹」。文史哲類通常只限於舊書或半官方資料。而且大小網站你抄我我抄你,書種大同小異,內容參差不齊。有的哄你提供電郵,然後利用資料來牟利,甚至販賣色情。但客觀上,中國地大人多、買書不便、收入偏低,讓電子書免費傳閱,作用類似圖書館。

  舉個例,我近日看簡體的《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奇怪崛起》(《金融時報》記者 Edward Luce 著,北京中信出版;英文原文:In Spite of the Gods: The Strange Rise of Modern India),得益良多,於是找來電子版參照。原來,內容比紙張版少一半,而且不講明是節錄。以香港觀點看,侵犯產權不特已,更扭曲原著,簡直是文賊。但如果人在農村,去鎮上看書要一兩個小時,買不起二三十元一本的課外書,現在透過電子書摘得悉外面的世界,文賊也就成為恩師。

  說白了,在發展中地區,傳播文化遠較保護版權重要。十三億人裏,即使大半讀者轉向電子版,紙張書仍可生存(只有七百萬人的香港又當別論)。

  註:本欄雖然猜對了六四會逼爆維園,但也因此而高估了七一遊行的人數,謹此致歉。我的預估純屬直覺,與歐冠盃決賽前猜曼聯憑氣勢會贏巴塞並無不同。但同樣地,這場波我猜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