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讀書筆記1:《小國崛起》為台灣打氣




  年來一有空就看書或者影碟。一直想把心得上網,作為個人的心路歷程。如果有人看到,而又覺得有幫助,找這本書或者影碟來看,就算是賺了。抱著這種心情,我上載了第一篇讀書筆記:

《小國崛起—轉捩點上的關鍵抉擇》,張亞中著,繁體版:台北聯經2008年3月;簡體版:廣州南方日報2009年01月
作者是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和台灣政治大學博士,專長歐洲問題,現任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歐洲研究中心主任。

我去年3月去台北看總統大選時,買來這本書的台灣原版,其後看了一章。最近朋友從北歐旅遊回來,十分喜歡那裏,回港後反而不習慣。不僅是噪音、擠迫、潮溼和廢氣,更因為人的行為不一樣。港人喧嘩誇張、緊張匆忙,處處讓人感到有壓力。友人雖然很年輕,在港土生土長,但反而怕了自己人。我猜她也許喜歡這本書,於是轉送給她。最近在深圳看到簡體版,才買來補償。不過,台灣原版不在,暫時無法知道,簡體版是否有所刪減。

我起初買這本書,是因為它的政治敏感性。原書選在總統大選前夕出版,不可能是偶然。書名顯然是對應大陸近年鼓吹的《大國崛起》。大陸如果是大國,本書的《小國》也就是指台灣。民進黨執政後,刻意加強本土意識。台灣現在自稱為「國家」,並且放棄國民黨時代的做法。對岸不再叫做「大陸」,而是稱為「中國」,以示大陸與韓國、新加坡…一樣,與台灣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深綠人士。但面對十三億人的強勢,台灣土生土長的人很自然地希望挺起胸膛,有尊嚴地面對巨人,而不是低頭屈膝。這本書相信是鼓勵台灣在逆境中自強,不要讓對岸看扁。回歸前的港人可以證明,任何愛自己地方的人都會有這種心理。直到今天,香港不少精英仍然有這種心態。因此,本書的副題也就是說,台灣只要在歷史轉捩點上做出正確的抉擇,就不必怕大陸,甚至可以以強有力的「小國」屹立於世界之林。

果然,作者寫書的心意暗藏在他為本書所寫的前言〈找尋他山之石〉裏:

「小國或許在土地面積與人口上無法與鄰近的大國相比,但是可以在經濟、文化等力量上強過對方,而使對方成為『弱國』。小國可以是『強國』,小國也可以變成『大國』。
「本書……主要關切的是,崛起的小國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做了什麼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正確抉擇。也就是說,在關鍵時刻,不論是來自外在環境的刺激,還是自己創造的機遇,它們的自我定位與發展戰略為何,是什麼樣的抉擇使它們免於災難並有機會崛起。」((簡體版第三到第五頁)

作者不拋理論,不搬弄術語,而是用講歷史的方式,文筆流暢易讀,不懂政治、不想費神也可以輕易讀完。但史料很多,看完想要記住並不容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