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100113:反高鐵有利泛民公投

昨午重臨一家久違了的市政大排檔。夏天經常光顧,上下都熟。老闆過來翻我在樓上圖書館借來的書。阿姐走過來問:「今日唔打電腦拿?」我以前去,慣用政府場地的免費Wi-Fi。我說「等一陣啦!」大排檔地方『屈質』,咖啡也不及Starbucks,中產青年不為。但有人味,只要不太忙,樓面和食客都可以閑聊。去年夏天,有後生夥計看見我用netbook,探頭過來聊過兩次後,自己去買了一部。有人怕這種場合太八卦,會洩露隱私。但我光顧了至少一年,夥計見到只會笑笑say hi,從來不問我的職業、住處。與他人相處是否覺得舒服,很視乎個人的文化傾向,不一定是對方不友善。

高鐵後天對決。建制傾巢而出,逼使立會在10小時內表決。反建方未見新招,青年的苦行逐漸令人麻木,大學生不會響應。建制除非出錯,否則會靠票數過關。但社會也更分化,反建制吸收經驗後,下一鑊更傑。一如內地,建制不改唯物觀,只會愈來愈難行。

公民與社民兩黨簽約後,「5區公投」應勢在必行,讓港人過一次政治年。在民主和建制之間遊走的大報不支持『公投』,但又不敢否定,只好說《成敗在於建制派參與程度》。我在已停寫的《信報》〈兩地一檢〉專欄裏說過,黃毓民看穿建制必定想搶議席、怕被市民罵『縮頭烏龜』,不得不頂硬上。歷經雷曼迷債、反高鐵、劉曉波判刑……,反建制已成潮流。毛澤東說,“正義的事業都是互相支持的。”遊離票會傾向泛民,令五人的總得票超過五成。但這次並非全面改選,投票率低於五成以致公投失效,也至少有五成的可能。若此,政府方案最終有可能獲激進派放一馬。

以公正為標榜的大報今天請兩個專家辯論市區重建觀。建制派的工程師主張〈復修與4R〉(4R = 重建Redevelopment+復修Rehabilitation+保育Reservation+舊區活化Revitalisation)。但有趣的是,保育派的學者呼籲〈4R勿將之科學化〉。教授所謂的「科學化」相信是指數量化,以統計、成本、收益來做決定。香港以往的發展的確唯錢是問,就如衡量學生只看分數、衡量員工只看生意額,用教育術語說,只講智而不顧德體群。但市建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切身利害,拋開數據只講難以量度的價值,會否更沒有準則?現在沒有人敢這樣問,但試想不問「保育幾錢斤?」又怎樣決定地鐵線的走向?

保育教授的觀點也說明,香港為何發展不了科技。當年五四,知識分子追求科學的「賽」(注)先生。但今天香港的有識之士『去科技』,覺得不及人文價值高。(余生也早,否則今天來棄科技而改行做新聞,說不定會被捧作樣板。)

軍方昨透過國防部網站,指「兩年後將建成兩支航母編隊」的消息「純屬編造」,發表的媒體「極端不負責任」。有關訊息源自新華社轄下的《國際先驅導報》。一位有名有姓的空軍上校上週五獲引述說,國家「有能力」建造兩艘航母。內地有媒體跟進,說成「最快2012年底服役」。軍方近年一直嚷著要建空母。新華社在美國恢復對台軍售之時這樣說,絕非偶然。(中國並同時試射防空導彈,成功攔截另一支導彈)「2012年」之說可信也不是空穴來風。只不過想向美國示警,但又不想太刺激,於是講一句收一句。國安訊息最多假話。

《阿凡達》除了製作成功,也最會宣傳。發達國家的人據說看後有〈藍色抑鬱 對現實沮喪 萌生死念〉。這些敏感的朋友也許應該去發展中地區,看看那些看不起3D電影的人如何堅強地生活。

娛樂版以銀行家族後人出院為頭條,說明今天新聞分類裏的所謂「娛樂」,不是指娛樂事業,而是指娛樂大家。任何有受眾但又不影響大局的消息本質上都是『娛樂』新聞。因此,只要有人想知道你的事,你就是娛樂版的資產。

有報紙的標題一向醒目,對手則枯燥平淡。但今天前者的〈長坐著看電視會短命〉輸給後者的〈日看電視4小時 死亡風險增八成〉。看電視不〈長坐〉,難道要坐坐站站、不時扭動身體?原來,看電視時,坐還是得坐的,只不過時間不宜太長。

注:本文的初稿忙中錯寫為「德」先生,蒙網友Patrick指正,謝謝。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恕小子冒昧,科學被象為「賽」先生,崔先生以象徵民主的「德」先生為文,未知是否另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