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100210三:虎年會「平反」六四?

入冬以來冷一周、暖一周,名副其實「週」而復始。近日「回南」,類似北方說的黃梅天。但大年夜和初一預報又會轉涼。
昨天新聞多,今天花了兩個半小時才看完《蘋果》和《明報》。今晚與妻家團年,時間有限,只能摘要而談。

正如劉曉波提名諾貝爾(今年可能有過半機會獲獎),譚作人以「煽動顛覆」罪判五年、阻擾港記採訪、港媒的反應均「意料中事」。較特別的是不提揭露川震倒塌的豆腐渣校舍,而以「六四」文章入罪,以及曾蔭權第一時間公佈為港記『維權』。曾雖然維護了面子,但也使人覺得,一旦涉及內地政治,港府是『廢柴』。《明報》引述「中央部門」說,〈搶兩會世博前解決〉,「有必要『集中處理、從重從快』以震懾涉及政治的犯人」。

兩會在即,明槍暗箭不絕。《明報》署名「孫嘉業」的《中國評論》專欄有點像該報查良鏞年代的新聞『小灶』,今天說由於出口受限、人口老化,中央終於不得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模式」,「經濟甚至政治嬗變迫在眉睫」。但習慣勢力強,古今中外的改革通常雷大雨小。昨天博訊署名「雲飛楊」的專訪〈中央高層密謀「有限度」地平反六四〉說,相信也是『冇米粥』。

中國的頭兩條高鐵「武廣」和「鄭安」一通車就故障,杜拜超豪的全球第一高樓也不例外,令人聯想到兩國暴富而急於求成。問題相信在於管理多過科技。敬業樂業、一絲不茍是人生態度,並非單靠培訓、高薪可以養成,根源在於文化傳統、家教、社會風氣。
72歲的蘇格蘭人George Kerr上週成為全球第七名在世的柔道十段。他練習柔道超過半個世紀,所得的領悟是:「尊重、誠實、紀律和禮貌。」沒有一樣是關乎克敵制勝的技巧。

今天的兩宗報道顯示,非建制的港報也為政治服務,只不過不為官方而為自己。
有國泰機師投訴,本地白人僱員的房津與薪金相若,但華人一個子兒也沒有。反共報顯著報道,標題直指〈種族歧視〉〈條例太多豁免〉、利用華人〈廉價勞工〉來取代外籍機師。但力撐南亞裔平權的新左報版位既不起眼,標題更平淡到近乎交差〈本地機師不滿國泰歧視 指外籍機師享房津 月入高四成〉。
反過來,預算案放空氣說進一步提高煙草稅後,新左報立刻用顯著的版位指〈致癌三手煙 兒童易受害〉。由於父母不敢用子女作賭,借兒童來嚇父母是施壓的慣技。
就是因為這種心態,該報的『進步』顯不出真誠,感染力遠遜反共的對手。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我的看法與博主相同。劉曉波令人起敬﹐其中一點就是從容大體。博主所評‘達賴去
國30年才得獎,主要是被借用來抗議六四鎮壓’真是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如果今後半年沒有突變﹐劉得諾獎機會超過七成。對北京來說這是搬起
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領導人現在一代不如一代。毛鄧之後無傳人﹐不過這種現象是無法避免的。共
產黨首先要求你聽話﹐其次才是才幹。
B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