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110201二《都市》:「港孩」還須回歸常理

原載《都市日報》2011年2月1日周二《都市博客》專欄

沒有師長撐,青少年萬一有「千般錯」,真的能「全心去承受結果」?「面對世界一切」,奧巴馬都孭唔起。

上周說過,中產父母在生活上驕縱子女而在智育上逼他們攀比,令下一代既經不起風雨,卻又被投入非必要的競爭,近乎精神分裂。這些「港孩」他日不易適應社會。

不論黎智英和梁振英怎麼說,今天年輕人出頭的機會應不及「雙英」出道時。過去這30年,學位多了好幾倍。但碰上內地開放,產業北移、轉型困難,加上電腦發達、港人回流、外人湧到,今天學士升遷的機會恐怕不及梁振英讀完英皇時的中七生。

學位貶值後,本來要求「馬死落地行」。但新一代生於富裕、從小被教導自尊自信,往往寧可hea或升讀MA,也不願「屈就」。在有人冇工做、有人不願做下,繼BA後,MA/MBA也通街走,不滿建制要市民「終身學習」卻不提供出路。

就業與教育失調本乃發達地區常見的問題。教育由培養人力資本升格為人權後,政府大量增加學位。但學位能增不能減,就業卻隨經濟而起落。一旦不景,年輕人首先失業。但美歐日人口密度低、有社保、首都之外有腹地,加上有人文和宗教傳統,容忍度大,總有少數人可以不跟從主流。香港七百萬人困在一個城市,華人社會權威性強,實用主義近乎絕對,令另類的青年感到難以有尊嚴地生活。有人頹廢,有人起而抗爭。

物質豐裕的中產青少年尚且如此。基層同齡人面對生活條件和生存競爭的雙重劣勢,更容易出問題。他們隱入社會的暗角,個別不幸的可能成為頭條新聞。

社會富裕後拼勁減退,學位大增後不時過剩,任何社會都難免。但1970年代興起的本地意識和上世紀末照搬美國的親子觀過猶不及,令問題加劇。

當初汲取左派暴動的教訓,針對南來難民有錢麻醉、無錢認命的過客心態,建立《獅子山下》的「香港人」認同,是一種進步。但當陳麗斯以《問我》的歌聲鼓勵年輕人確立自主時,流於絕對。沒有師長撐,青少年萬一有「千般錯」,真的能「全心去承受結果」?「面對世界一切」,奧巴馬都孭唔起。

社會其後更引入美式成長論,令師長反過來由威權變得不敢管教。美式大眾心理強調人人潛質無限,只要自由發展,都可以是天才(所謂人普遍只用了兩成潛力論)。在現實中差強人意,因為受到束縛,責在師長、親友、社會!由於人人啱聽,而且高舉自由、反對干預,最後變得放任。父母將管教推給學校,凡事唯老師是問;但老師怕被學生告,隻眼開隻眼閉;學生有了護身符,反過來壓倒師長。最後三方都將責任推給社會。

這伴隨經濟起飛帶來的自豪,下一代由自信變成自我,不知世界之大,只知與最先進的攀比,忘了我們並不具有歐美的一些天然條件,而不只是受中共掣肘那樣簡單。

我無意鼓吹美國虎媽媽針對美式permissiveness的東亞威權式反動,只借用司徒華的學生在校長安息禮拜上引用他當年對小學生的教誨: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我們的親子觀須由美式心理回歸到普世的常理。(二之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