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110825四晴:A World Without Jobs, and An Alarm on My Part


Steve Jobs(圖:攝於2011/03/02離職令人傷感。不知道幾百年前,世界少了Leonardo Da Vinci的時候,人們有甚麼感覺。JobsDa Vinci或不能比,但仍然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除了創意,還有積極的人生。電視重播他年前在Stanford畢業禮上演說的警句。網上的原文是:

"...(be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一句话,大难临头也要保持信心;不斷探求所愛,勿半途而廢,愛做才會贏。

當然,成功人士這樣說容易,一般人要做到不容易,弱者更會當作風涼話。

你要會考零分的人堅持尋找自己的愛好,他會說,找到又如何?我是很喜歡這種愛好,也一定會做得好,但有誰會因此而養活我嗎?

Jobs最終離開的那一天只怕不遠。讓我們現在就以他的話彼此勸勉:Never lose faith。再偉大的人也是要走的,而世界也一定會繼續運作。他/她的影響很快就會減到最輕。

無獨有偶,今午推拿師看我四肢的反應,猜測我遭到一種我從來沒有想過,雖然在老年人裡常見的致命病變。只不過我的情況極其輕微,遠遠說不上有危險。

誠然,私家醫生嚇人並不稀奇。但我年來是有一個症狀:口吃嚴重了。我以為年紀到了,還擔心癡呆。沒想到可能是一種更常見的病。此外跑步時,有時候覺得指尖麻。

但我並不驚慌。一來有宗教感或者說宿命,相信生死有命。人應該儘力,但並非所有儘力都能夠趨吉避凶。反過來,正如上述,英雄狗熊,好人壞人,偉人小人,都逃不過那天。Who am I. why the exception?一想通了,就處之泰然。只求到那天,能夠安然地離開。最怕的不是死,而是連累家人。

我大四時,特地拉我與他實驗和橋牌拍檔的中學和大學同窗,死於非命。以他的聰敏、出身、處世,出路一定遠勝我。但這就是命。後來,中學和大學同窗裡又有一個在留學期間自盡。

就說自然死亡吧。大學那四年有點撞邪,系內不止一個師生離世,同學自然都去致祭。似乎都是癌症。這在四十多年前可說是絕症。這也許都加強了我的宿命觀。基督教聖詩說,《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美國人說《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都是同樣的意思。

如果真的是推拿師所說的病變,我想可能與我過去這一年的生活方式有關。

1. 換了一張電腦桌,改用桌下附帶的伸縮鍵盤台。鍵盤與滑鼠都放在伸縮台上,但鍵盤台不太配合椅子的高低,令手臂不能自然地下垂,而是長時間抬升屈曲。幾個月下來,導致血脈不通或者說clot

2. 用電腦過多,每天遠遠超過10小時,而且中途休息不夠。這當然不健康,但世間的事做不完,總想多做些。今後要學會give and takeFirst, I can’t change the world. Secondly, if I have a serious problem, I am the one who is taking the pain. Others, no matter how close and how care, cannot sit in my chair.

Seeing this, 我從明天起轉換生活方式。 I will make walking or hiking the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before turning on the computer. And do some stretching as I walk. My right shoulder seems a little better in the last 2 days or so. I will make up to her for my abuses in the last few months.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110824三陰轉晴:鬥「大」

徐立之一再道歉、重申大學自主後,倒風由港大校長轉向警務處長。警方推人入後樓梯不准離開,學生有機會告得入。

這位處長上任半年,「鷹派」風波不絕。如何捱完這五年?

港大百年之「癢」,意料之中,有中大人借機發揮,港大人則自衛還擊。

這種哈佛/耶魯、牛津/劍橋、北大/清華之爭,粗看有兩個規律:1. 一如體育比賽,頭名winner takes all,次名幾乎只剩個空銜。2. 頭名務實,畢業生在朝掌政經大權;亞者務虛,畢業生在野搞學術、監督建制。

但這種分野不一定是創校原意造成的,而可能是台灣話說的「西瓜靠大邊」。在位者利用頭名,頭名也樂於被提拔。畢業生當權後,順勢起用學弟學妹。即使有個別阿二生擠得進來,也孤掌難鳴,只能聽從阿一派的指揮。權力self perpetuating下,十年八年下來,阿一派也就長治久安。

長此以往,港大、清華專出大官、CEO;中大和北大專出學者、反對派。但耶魯不同。美國縱橫三千哩。東海岸的耶魯一如兩百哩外的哈佛,都屬於WASP Eastern Establishment。真正的反對派大學是3,000哩外太平洋沿岸北加州的加大柏克萊校園。但在全球化衝擊下,柏克萊也已淡出新左。

有趣的是,港大生由於出路好,包辦了高薪的政府、大企業……,中大生只能在低薪行業棲身。長此以往,港大在一些有影響但低薪勞苦的行業沒有地盤。回歸後開辦傳媒學,與此不無關係。

記得中大人首次接掌警務處時,飯局上有人問,為何沒有港大人來當?答案很諷刺:警察靠逐步晉升,但地位低微,1990年代以前的港大生唔吼。現在就業競爭大,港大人才不得不stoop down to conquer

但港大有一個弱點,而且今後相信只會加劇:面對全球化,為了突出英語大學的招牌、培養權力精英,較殖民地時期更輕視中文和思想

抗日時期的舊生近代最有名的女作家張愛玲。30-40年前有黃霑,近20年有林夕這類中文創作人。但現在學系商業化(見胡恩威在FB上的回顧),學生日常只用邏輯思維、看英文報告,很難再出中文創作人和思想家。一時間實在想不起,最近這20年有哪位重要的作家、思想家是港大人。

但細想之下,這與港大人早期無須當差是同樣的道理。能當律師、CEO……..吃鮑參翅肚的話,誰願意用中文寫作吃清茶淡飯?

因此,把龍應台請來駐校以補不足是高招。她觀察敏銳、文筆尖銳、有煽動力。讀書人嚮往貴族精神,特吃她那套。

說港大不行,不等於說中大好。中大除了無權無勢,過去這20年也沒有出過有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兩頭唔到岸。早期新亞的兩岸新儒學和崇基的美國基督教精神早就扔進了垃圾桶,聯合本來就沒有傳統,原來的三間學院都只剩一個神主牌。這三者合成的amalgamate到底是甚麼?也許就像胡恩威說的,次港大的高級職訓所吧。

我畢業於新亞和聯合搬進馬料水之前的中大,坦白說,只不過持有一張就業文憑,對今天的中大一無所知,也沒有太多的期望。對港大依仗權力的功利,也沒有好感。

現在有趣的是,港大和中大互聘對方的畢業生做校長。這次中大生掌港大出事,有港大生歸咎中大。言下之意,中大生破壞了港大的傳統和百年英名。說得最極端,懷疑徐立之是中大派來的臥底。於是,有人提醒說:睇實沈祖堯,看他是否港大的奸細。

但又不要怪,網民說話不一定經大腦。有人甚至以此為榮,把無知當作真摯。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110823二《都市》:火星與金星

我以往多等幾天才將《都市》週二的專欄上網。但現在很多事每天不同。今後也許每逢週二午夜前將專欄上網,對《都市》的版權應該沒有影響。

今天1,500港大關係人士發表公開信,狠批校方,痛斥警方,要求警務處長下台。同日,校長徐立之也發聲明道歉兼且保證校園屬於師生。

抗議者不再要求校長下台,聯署的Faceboook群組似乎也已失蹤。港大背後相信做了很多公關工作。

李克強來挺港大,沒想到不是雙贏而是雙輸,極其罕見。

原載《都市日報》2011年8月23日《都市博客》專欄。上載時加入了些專欄限於字數、未能交代的細節,希望意思會比較明確。

警務處長力稱「沒有政治考慮」時,大概想說自己對所有政要一視同仁,並非巴結李克強。

未來總理來送見面禮、挺港大。惜保安學公安、官媒代民媒,以致「親一戶 擾萬民」,港大作為「中國一個關鍵的高教機構」,被罵「獻媚」,最受歡迎的大學校長繼其前任被叫下台……。但話說回來,8大惡性競爭,誰都想爭寵,換了其他大學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再說,雖然禮多人不怪,但得益者集中在金融業,更難拉近貧富差距。同期內,緬甸總統放下屠刀與昂山面談,連昂山都說滿意,但李克強到訪屋邨的住客連穿T恤表達「六四」情懷都不行(見筆者個人博客的《T恤本無害,何處惹塵埃》《昂山的一小步,緬甸的一大步》,此處不贅)。

警務處長力稱「沒有政治考慮」時,大概想說自己對所有政要一視同仁,並非巴結李克強。但中國不是英國,只有一個黨可以執政,港方只有執政黨的要人需要保護。而保護領導人也就是保衛政權,這本身就是最高的政治考慮。

更不幸的是, 兩個美國政要接踵來華展示美式民主風範,與爛透的中國官場形成截然的對照。五千年的文化,3萬億美元的儲備,千年一遇的復興,但債主的月亮反而不及債仔的圓。

華裔大使一家大小坐經濟艙、背包拖喼來履新,副總統一行5人在北京小店用膳僅花大約10美元,用身教來展示「優越性」,比開口閉口講人權更入肉。 但我們的領導人在國內視察,方圓100米內都生人勿近,又怎敢禮尚往來,下次去華盛頓時,突擊光顧奧巴馬上任後去過的junk food店,親近美國人?

耶魯大學畢業的本港學者沈旭暉說,即使美國人最恨的右派總統小布殊,回母校耶魯接受學位也沒清場。發表答謝演說時,更以在學時的瘀事來自嘲。我們或不能奢求中南海諸公,但禁錮抗議的學生也就太過分

我敢說,駱大使這次來華的行頭是美國人的習慣,並非刻意讓中國難看。1975年四人幫末期的國慶節,我離開廣州18年後,首次重臨內地。當時的國慶有古風,流行「遊園」。我與團友在北京被帶到最旺的園區(地點不記得了,大概是北海、頤和園之類)。中國時已閉關20年,社會赤貧,市容灰蒙一片,衣著不是藍就是黑,常見補釘。境外來客(包括港澳同胞)屬稀有動物,加上衣着光鮮,一上街就被圍起來,評頭品足,就像我們現在看熊貓。

我注意到不遠處有人圍觀。望過去,原來是一個手扶腳踏車的白人。當時我從美國回來不久,一看就認得是首任駐華聯絡處主任(當時中美尚未建交,不稱大使,但地位相同)老布殊,也就是後來的總統、小布殊的父親。老布殊比中國一般人高大半個頭,遠遠就能望到,身旁是太太Barbara。附近也許有中方特工,但看不出有洋隨員。老布殊似乎不介意被圍觀,邊看邊與太太講話,神情輕鬆。會否是想起家鄉德州的State Fair

美國人即使世界首富蓋茨也自己開車,沒有司機、保鑣。這與中國2000年來儒家形成的君臣父子、士農工商階梯意識,剛好是兩個極端(香港則加上英國早期的貴族和殖民地作風)。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110822一陰晴:《紅色娘子軍》緣慳一面




謝謝Anonymous網友指點我的MacAir用法。

正如網友的經驗,我上周說過,Mac拼音輸入的選字排佈遠遠好過Windows。

但再好的拼音法,選字表仍不免遺一漏萬。我只好在Mac內附的拼音法外,加裝免費的「搜狗」,以補不足。

今後在使用Mac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其他的問題,會不時上博分享,還望協助。

電影《竊聽風雲2》():3&1/2*

早上去看年來頗有人氣的《竊聽風雲》系列2。整體上還可以。但也許我沒看《1》,不知道戲裡的悲劇英雄吳彥祖為何有恐怖份子的軍事技術,或者古天樂和劉青雲的妻子與眾大鰐造市的關係。眾大鰐的出市代表劉青雲最後算是改邪歸正?待《3》再重操故業,與阿Sir古天樂舊恨新愁一併了結?

《2》最多餘的一場戲是摩托車特技。澳門「新濠」的《水舞間》也穿插這種演出。決策者想幫摩托人就業?

《2》可能是老戲骨最多的港產片。由曾江-焦姣夫婦、胡楓、江毅到.......,不下六七個。長者成本低,讓他們參與、保持活力、減慢衰老、晚年有點幫補,積福不淺。各行各業都應該考慮。

今天除了看電影,還買了些今後兩個月的文藝表演票,包括林懷民的《5 Part Dance》、進念的《文化大革命》()。但向隅的也不少,包括Vienna Symphony、國家芭蕾舞團的《紅色娘子軍》()........。現在文藝表演一如其他市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表演者愈有名愈爆,反之則只是小圈子自娛。小藝團多過米鋪,製作數不清,但限於選材和小眾的表達,絕大多數石沉大海。我一不懂藝術,二怕偏門聳動,一般只跟從大眾,看外來的名家。

絕早爆滿的Vienna Symphony是今後這兩個月名氣最響、票價最貴的,但好像即日賣完。老牌小提琴天王Perlman那場聽說也是如此。

總之,真正頂級的演出,若只演一場,要凌晨一到就上網搶票,又或者有關係,否則不用想。

《紅色娘子軍》那一場我今天到了票房才看見單張,心裡當時就一涼。香港一般人雖然反共,最怕內地政治,但駐港人員、想表示愛國的人、內地留學生就足以填滿1,000個座位。

我想看,因為那是我留學時政治成長的記憶。看過電影版,也想見識真人版。但我既不懷舊,對四人幫也沒有不共戴天的感覺。北韓如果來演出文革式劇目,我也會想見識。

對於進念闡釋文革,我不會奢望。安坐香港的安全地帶,隔岸觀看大陸的災難,很難切合當時人民的心情。

新疆剛展開為期兩月的反恐,月前遭到恐襲的和田地區前晚就有150多人懷疑食物中毒,最少11人死亡。太巧!

美國副總統這次訪華,既說無意用人權干預中國主權,又強調美國學生經常挑戰正統。習慣直來直往的美國佬,終於也學用中式技巧:以身作則來襯托出中國,但避免正面批評。這對中國人的效果好過直接講人權,而中國政府也很難反對。

卡達菲終於垮了。不過,我不看好反對派恢復秩序、讓國家新生的能力。

敘利亞是否下一個?還是說也門?

反共的書呆借前蘇聯流產政變觸發共黨解體20週年之機,咒詛「蘇聯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

這種宣傳用腦不比中宣部多。當年的蘇聯民窮財盡,只剩下軍力,人民毫不留戀;中國今天是美國最大的債主,有幾億人得益,回想起頭30年的赤貧,不願意政權輕易解體。

這不等於說,現政權穩如泰山,而是說不可能像前蘇共,開個會就宣佈解散,各奔前程。

外傭居權首見肢體衝突。這是內地婦產子矛盾的第二波。本地派維護港人的實利,兩種人都排斥;新左派擁外傭而反內地人,客觀上是借非華人來掣肘內地人,怕後者偏向中央。

新左從平等出發,反共更甚於右派。這與左翼內鬥比與右派鬥更殘酷是同樣的道理。

阿仙奴果然PK,前半個球季可能都如此。英超最終的頭四名除了曼聯和車路士,相信會有曼城,熱刺也有機。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110820六晴:昂山的一小步,緬甸的一大步


今天最鼓舞人心的新聞:緬甸總統昨首次與昂山面談。雖然是搶在聯合國來調查前夕緩和矛盾,但象徵意義不小,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仿效。

最亮眼的新聞:19歲的佐藤摩彌()成為日本40多年來首次贏得第一名的女摩托車手。亮眼的是她身穿戰衣在戰馬旁的留影,十足現代的日本武士、漫畫裡的鐵甲飛人。但照片是法新社的,請自行上網欣賞。這裡轉載大概開放版權的照片供參考。

最糗的新聞是:京滬高鐵因強風而停駛。有雷不行,有風又不行,下次可能是太熱、太冷、 太濕、 大霧、……。中國高鐵幾乎成了天文台, 笑死日本的新幹線。

《蘋果》影響力無人能及。一邊繼續追殺港大,一邊拋出新矛頭:頭條指 <政府明益 批50萬呎名穴 李嘉誠借佛建陵園>,確保官商勾結的話題不絕。

昨抱怨被Apple咬後,有Anonymous的網友留言,提供解決之道。

但我試過:無論alt-shift還是alt-甚麼,都不能在英文輸入和中文輸入之間轉換。不知是否新版OS Lion的問題。

進入中文輸入後,輸入法下拉功能裡的中文輸入法右邊有control-shift-P的指示。但原來,按這組鍵只能由中文輸入回到英文輸入。在英文輸入下按這組鍵並不能進入中文輸入。換言之,這個組合鍵是one-way street to英文輸入. Thats not only stupid, but rather a discrimination of other languages.

我想試試刪掉英文輸入,看能否用control-shift-P來轉換不同的中文輸入法。

總之,alt-shift does not work in OS Lion. Hopefully, something else will do.

看到熱心網友昨天的建議後,再試了一次Move 檔案。發覺是可以的,方法與Windows大致相同:在Finder下開兩個視窗,選取要移動的檔案,然後用一隻手指按住檔案不放,慢慢拖曳到想存放的地方。如果想一次過移動多個檔案,先要按shiftcontrol來選取。但此時要兩手同時按住鍵不放,又要移動手指,有點難度。偶一放手就可能把檔案搬到其他地方。此時可能還是要將Move分成三步來做:copy – paste – move to trash.

太技術性了,以後還會與很多類似的小問題。剛才就有朋友第一次用iPhonePC sync。不料按下sync後,電腦不警告就自動用電腦裡的檔案覆蓋iPhone的檔案。但這位朋友的電腦只用來上網看電郵,親友電話只存放在iPhone裡,這一下子就失卻所有來往的電話。軟件設計者沒有理由不提供預警,議今天的觀點,大概應該索償。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110819五陰轉晴:Bitten by APPLE

在本博自爆買了部新版Mac Air,使用時遇到些困難後,有Anonymous的網友留言,告訴我哪裡下載免費的Macuninstall軟件。十分感謝!

也有海外友人說,Apple應當請你當中國地區的代言人。

當上Apple大中華地區代言人的話, I will be taller than Yao Ming!他只不過幫國企保險、體育用品代言。但Apple可是全球市值最大、潮人的頭號status symbol

Hey, Steve, that’s a good idea, is’nt it?友人你是Steve JobsBay Area fellow netizen,幫我推薦推薦啊。成事後可少不了你的份!

Back to reality. 把檔案由PC轉到Mac Air後,用了大概十天。先訴點苦, 以表公正。以下的問題想到就寫,不一定代表嚴重性的遞增或遞減:

1. 螢幕解析度太高,以我的年紀,default的文字小到無法看。PC可以在「control panel控制台」下,一次過調整螢幕解析度。但Mac的螢幕設定不知道在那裡。於是幾乎每個網頁、軟件的文字都要逐一調節,放大50%甚至100%。解析度高本來正說明螢幕高人一等,但我不是用來打機、看影視而主要是打字、看網頁,可能浪費了Steve同事的心血。

2. MacFinder不如PC的檔案管理員好用。最不方便的是沒有Move的功能,轉移檔案要CopyPasteMove to Trash三個步驟。涉及大量檔案時,費時失事。而且,Finder展示檔案時,似乎將Directory名下的檔案也當作root檔案來展示,一些Directory似乎不見了,有時候甚至不顯示我的外置硬碟。PC下沒有這個問題。

3. 仍未摸清鍵盤左下角的fncontroloption(alt)command四大鍵。只知command相當於PCcontrol。例如:Mac command S PC control +S = Save。但Mac多出來的control鍵又作何用?

4. PCAlt + top menu 的字母 = 下拉功能表。但按遍Mac左下角的四大鍵,包括各種兩鍵的組合,還未發發現Mac可以用鍵盤拉下top menu的功能表。如果手必須脫離鍵盤,改用touch padPC的滑鼠)去呼喚top menu,也就不能連續打字 。Mac不應該這樣笨,也許是我未發現箇中的巧妙。

5. 太多指令至少在名稱上與PC有別,不明所以。例如在top menuWindow下有「Bring All to Front」。看字面以為是將同時開啓的多個視窗,作為小長方形並排在屏幕上,但在多種場合下按動都看不出螢幕的變化。

6. OS附帶的拼音輸入選字相當準確。但開啟Word時,預設輸入英文。似乎不像PC,可以按alt-shift或者shift-space轉換到拼音,而必須用touch pad。而且經常會自動由拼音輸入回到英文輸入,逼使你把手移離鍵盤,用touch pad下拉top menu的輸入法下拉功能。打字少的話問題不大,打字多的話就頗為不便。

以上只是邊寫邊想到的。各種功能若逐一試用,恐怕可以寫一本小冊子。

但我對技術的態度是實用主義,不與機器鬥,先解決問題。不懂的問題先避開,希望熟能生巧後,會自然明白其奧妙,或至少繞過不便的用法。

因此,我暫時不會罵Mac而讚PC,而是既來之則安之,且看用熟後會否好一些。

也有友人討厭Apple,因為霸道。這主要是Apple不公開設計,不像PC,讓第三者生產clone以降低售價、惠及大眾,而是用專利壟斷全世界的市場。我完全同意。蓋茨當初用WindowsOffice獨霸市場,netizens同樣恨死他,被扔忌廉蛋糕。但蓋茨的壟斷是純商業性的,Jobs的壟斷超越純用品的範疇, 帶有很強的「藝術」成份。我絕對不喜歡LV。但很多人,尤其是女的,願意花一萬元背一個,奈LV不何。

何況,Jobs融合科技與藝術的成就,至今是人類最出色的。直到冒出下一個Jobs,或者他離開世界,他仍然會是「唯一」的。

現在iPhoneiPad已幾乎成為智能電話smartphone和平板電腦tablet的代名詞。人們要麼不買這兩種產品,否則不作他想。除非不出Apps,否則就必定先出iPhone版。非iPhone陣營內,Nokia基本上完蛋,Sony-Ericson應對乏力,前兩年崛起的HTC迅速低沉,只剩下Samsung支撐大局。但iPhone 5 月內面世後,市場會更集中。HPtablet只推出幾個星期就撤出市場,甚至決定結束硬件業務,改做軟件。

Mac由於售價比PC貴一倍(iPhone與其他智能電話的售價相若),可見的將來還不會動搖PC的主流,但新版Mac Air相信會大大提高Mac的市場份額。特別是PC notebook日漸流行超輕薄、長氣、商用的Ultra(U)系列Ultra機與Mac Air屬同一價位,甚至更貴。

以高價機來說,新版Mac Air 最不足的是:未使用獨立的顯示卡。這對我問題不大,但對影視、遊戲愛好者是重大的缺陷。也許是故意留給下一版,誘使你換機。

PC 20年後換成Mac是文化的轉變。我的轉型才剛開始,距離完成還遠。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110818四晴:北大時為西方憲政「熱血沸騰」的李克強

說也巧,在李克強今午離港前一刻(), 看到長篇的官方介紹 ,第一次瞭解人。

《李克強與他的七個引路人》全文近六千字。 作者余瑋雖然把李克強捧上了天,但有弦外之音。

我先在iPadShuBook看到,發覺來自「愛思想」網站(aisixiang.com/data/39642.html ) ,上載的時間是38日,而源頭是《中華兒女》半月刊。但在《中華》網站找不到,只知此網官得厲害。

文題所謂的「引路人」是由中學到研究院教過李克強的老師。他讀中學時適逢文革停課,私從國學大師。大學復課後考入北大,成為復課第一屆的法律學士。其後深造經濟,先後獲北大頒發碩士和博士,出身人文學科,在領導人裡絕無僅有。

本文除了強調任勞任怨、善於領導、關心百姓等慣見對官員的宣傳,特別把李克強塑造成「溫文儒雅、沈穩內斂」的儒官。學貫中西、 尊師重道,由國學和傳統的修養到西方的法律、經濟都有造詣(這次來港大主持百年慶典,也特地單獨接見港大的國學大師饒宗頤)。不只此,幾乎所有七個恩師都是自由派, 專長法律的強調憲法高於一切,專長經濟的崇尚自由市場。個別老師至今仍然很活躍,也因此而被左派抨擊。文章說,李克強由於經歷過文革,聽了這些主張「熱血沸騰」,從而鑽研外國憲法和比較政治。後來經濟論文的見解,最終也都成為政策。

但看李克強在港的談吐,不太像自由派。這到底是上位後變質,還是說留待坐正後才來發揮抱負,且看後年分解。但更重要的是,過去62年,由第一代的毛周配到今天第六代的胡溫配都似乎是:主席/總書記把政治舵,總理管經濟。看似各有擅長,實則政治決定一切,權限差天同地。總理無權談政治總路線,但總書記可左右經濟大方向。 說白了,總理主要是為總書記的政治路線紓緩民怨。 因此,以自由派尺度衡量,總書記偏向保守,以確保中共的江山不變;而總理比較開明,因為需要為民消氣、爭取好感。習近平和李克強配恐怕也不例外。

但李克強既然比較過世界各國的政治,當明白蠻橫打壓民怨和維權予人的惡感,出手前會三思而行?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110817三:T恤本無害,何處惹塵埃

都說當局收緊示威抗議的自由,特別是現在這位警務處長。但以往有非議的主要是警民對峙的場面。昨天在李克強預定探訪的私人屋邨帶走一個身穿「平反六四」T恤的住客(),就真的有點「一國一制」。

以今天的自由度,衣著只要不露點,而上面的圖案不涉及誹謗淫褻.....,官方就不應干預。旁人看了不舒服,最多是表示不屑甚至走開 。

這位先生只要證明是屋邨住客,就應該與穿著愛國愛港T恤進出的住客享有同等的權利。

再說,李克強當官30年,目睹六四,主持過地方,應付過維權。即使萬分之一的機會看見T恤上的六四字句,甚至聽見有人喊口號,相信也會處之泰然,對記者追問只會笑笑。抗議者只要不作出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當局就應「視而不見」。現在這樣,只會令港人更憎「當奴」。

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新華社所謂鐵道部應付列車追撞的發言人遭「撤職」,相信只是「過冷河」。(即日後補:道部宣佈其平調波蘭,參與對外合作。相信等國人情緒冷卻後就會回流。

與此相反,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今報載《澳洲研究 睇電視每看1小時 減壽22分鐘》,也就是看電視與減壽之時間比大約是31。如果1歲到60歲每天看4小時,頭尾合共看了10年,大約短命3年半。理由似乎是坐著不動,增加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

我沒有證據可以質疑。但反電視一直是西方的一種意識形態,高潮見於1960-70年代的美國。當時是出於政治:反荷里活、反電視台「偏袒」建制,只限於知識份子。但中產著緊健康,用短命來反電視市場大得多 。

看電視五體不勤絕對有害。但為甚麼不說,白領由20歲出頭到60歲,每天呆坐辦公桌8小時,同樣短命呢?怕得罪全世界?

這類研究十有九來自發達國家,特別是英語地區。但飲食習慣才是這類社會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決罪魁。 要說看電視,發展中地區恐怕看得更多。但吃肉、奶(特別是牛奶、乳酪)、糖(特別是飲料、甜品)多的西方習慣超過半個世紀。即使現在就終止,所形成的基因恐怕也要兩代人才能消除。用電視做文章本末倒置。

110816二《都市》:李克強的10年比溫家寶更難捱


原載《都市日報》2011817日《都市博客》專欄

下文較見報的版本作了個別修訂,務求更貼切。

近年,矛盾惡化得快過經濟增長,而且每次騷亂都必定燒警車、砸警局、毆警員,說明矛頭是公權的暴力。為免民變像英國那樣一夜間由 「點」擴大到「面」,當局靠比軍費還要多的維穩開支,在萌芽的層次上蠻壓。李克強後年上任時,問題又更尖銳。

今天,未來總理首次大駕光臨。目的應一如最近出訪歐洲,都是提前拜碼頭,供外界認識、上司評核。

來港據說已拖了很久,現在終於成行,又適逢股災、經濟放緩、通脹加快。加上港人與中央頻頻爭拗、內地「和諧號」車毀人亡,國家認同跌至新低,幾位疑似特首又不太合心水,此行能否重燃「強大祖國是港人堅強後盾」的信心?

李克強為人低調。此前很少港人接觸過他。除了「團派」和「宏觀調控」這類套話,對他所知近乎零。除了「支持特首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官話,他是否有切中的一面?能否直面忠言?又是否耐得住反對者「尋釁滋事」?若像上司那樣「造騷」親民,又有多少真誠?(圖:昨天探訪中產家庭

李克強後年才上任,就明年的特首不會有太多發言權。但若連做10年至2023,而下屆特首若因為2017年開始普選而只做一屆,則這次來訪亦須「隔代」留神。

62年來的6位總理有一個「宿命」:除了李鵬,在位時都頗得民心,但晚節不保。文革受害人罵儒生形象的周恩來是毛澤東的「奴才」;凡是派的華國鋒下台後頗為屈辱;自由派的趙紫陽被軟禁至死;「鐵血宰相」朱鎔基被罵奢談打虎,其實貓都動不了;現在平民形象的溫家寶則被罵「影帝」。

近年,矛盾惡化得快過經濟增長,而且每次騷亂都必定燒警車、砸警局、毆警員,說明矛頭是公權的暴力。為免民變像英國那樣一夜間由 「點」擴大到「面」,當局靠比軍費還要多的維穩開支,在萌芽的層次上蠻壓。李克強上任時,問題又更尖銳。萬一打壓失效,民變波及大片地區,延續一頭半月,地理面與時間軸結合成對政權的3D威脅,難道又出動坦克?

踏入21世紀,政經的好壞對錯離奇地背馳。政治「先進」的西方經濟上一塌糊塗;政治「落後」的中國反倒創出千年一遇的經濟奇迹。全球70億人按習性和利益,分為重政和重經兩大派。前者高舉民主、維權,不屑於中國;後者追求穩定和發展,推崇「中國模式」。

這次南歐迹近破產、美國「主權」歷史性降級、英國的騷亂幾乎星火燎原、法國傳聞步美國後塵⋯⋯,再度激發「東風壓倒西風」的亢奮。誠然,西方目前的危難咎由自取。但資本主義至少有150年,危機雖然不絕,但都得以復原;中國模式只有五分一的歲數,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再說,西式民主無疑像這次美國國會的債務談判,拖拉扯皮,甚至不乏貪腐。但再糟也只是上街、罷工、暴動、換人,不會暴力鎮壓、流血流亡、割據內戰⋯⋯。西方發展「無能」,但壞不到哪裡去,而且總有能力自療;中國發展有效,但可以由一個極端倒向另一個極端,很少人相信其能及時自制,避免釀成歷史災難。一旦遭變,若非革命、分裂,就是像「蘇東」那樣解體。李克強的10年只怕比溫家寶更難捱。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110816二陰:北京酒樓也裝修


上週末,英超新球季開鑼。「四大寇」中三隊和,僅曼聯勝。

我猜,本屆「四大」不再,最終的名次是:

曼聯1,車路士2,利物浦5,阿仙奴7

理由: 曼聯精神、團隊、運氣兼備;車路士銳利,只要不內訌,與曼聯是五五波;利物浦慣性不穩;阿仙奴失主將但不補充。

《蘋果》專欄指《阿仙奴只懂賺錢》:低價發掘新星,培養成才,再高價賣出,目的不在奪標。若此的確太短見。球隊不同一般生意,擁躉要靠奪標來維持。純靠買賣球員圖利無疑趕客。

昨晚與家人到最愛的北京酒樓餞行。說也巧,碰上這家「50年不變」(伙計語)食肆裝修前夜。今起休業,30號才以新面目重開。

酒樓位於舊樓的二樓,要行一段舊樓梯(圖。取自網上,若有版權請告知,以便刪除)。室內保持「樂宮」時代風格,面積狹小、裝潢老土、擠迫嘈吵、伙計舊派、 菜色傳統、 碗碟厚重, 連價位都很「舊」 。雖然每晚都座無虛席,但非現代情調,年輕人主要俾面長輩,自己相信不會光顧。

伙計說,這次裝修主要是弄乾淨 ,會保持原風格,包括招牌宮燈 。聽來更像大掃除。且看價錢是否也不變。

家人每次必定光顧山東燒雞、賽螃蟹。其中燒雞更又好食又抵。

社會日益富裕,京菜隨著玩裝潢、創意(fusion、美觀),引入「御廚」,順勢加價增收益。舊派京菜除了北京酒樓,最出名的大概是尖沙嘴「鹿鳴春」。 我二十年前常去,當時正宗實惠。但近年名振日本,價錢升呢不特已,更幾乎長期訂滿。散客除非週一至五下午三點去,否則望門興嘆。

此外灣仔有「美利堅」。但附近西人遊客多,裝潢雖然傳統,收費不再實惠。

人富裕後要求更多,上食肆除了為食物付費,還願意負擔一些附帶的享受,包括裝潢、情調、新穎、美觀、 地位、 私隱……。食肆只靠食物賺錢少,因此循眾提供附加值,打入帳單,反正不賺白不賺。

當然在香港,所有店舖最具決定性的經營因素是租金。近年勁加租,連帶商場、街道店舖的佈局也明顯升呢:營業額小的店鋪退出甚至結業,取代其鋪位的是營業額較大,特別是與內地客光顧的行業。最近就有報紙說,羅素街租金邁向全球最貴。今年年初,一位二十年前在港住過兩年的台灣文化人應邀來港幫忙。本欲順便為他的相機找配件,不料十分無癮,因為以前熟悉的專業小店都不在了。逛了兩天,結論是:香港只有珠寶店。

我至今唯一的珠寶是結婚金戒指,對這行毫無感覺。上次進珠寶店,好像是陪外來的人。朋友提起,這才注意到「珠寶店多過米鋪」的變化。的確,這一行再蓬勃,與我也是無關的。我這種人最終大概會變成alien。走在鬧市,與成條街的店舖,彼此都視而不見。

上述的北京酒樓,店面應該是自己的。但若樓價再升,當開食肆不如賣樓套現時,老闆相信也會動搖。到時輿論會照例吵一番,但「地產霸權」不留人,奈何!

大連成為眾矢之的化工廠原來並沒有被逼退(見昨天)。《蘋果》今引述內地學者說,一般群體事件以基層為主,指責地方官貪腐、濫權,夾雜暴力,招致暴力鎮壓。但這次主要是中產,參加者包括黨員、公務員,用橫額、服裝、口號和平表達,沒有針對市領導。言下之意,當局應放心與民間良性互動。但恐怕沒有那樣簡單。中產關心家人的安危,化工廠關乎切身利害,所以站出來,不等於他們願意為弱勢爭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