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110913一中秋翌日:《Jane Eyre》《Contagion》《Midnight in Paris》

BBC的新版《Jane Eyre》(簡愛),才知道這本名著講甚麼。我怕看悲劇。早知道這樣悲,可能根本不會看。不料沒有遺憾,反而近年看的電影裡,以這部最受觸動。

120分鐘沒有幾分鐘是開心的。但不知是否百年前英國的實情,劇情中的不快都只呈現為沉重的哀愁。女主人公Jane Eyre從小坎坷,內心的不滿有時會形之於表,但除了少年時在親戚家寄居的一次外,並沒有高亢的表達,更不要說是訴諸肢體,只是牢記在心。

整齣戲由導演到演員,我一個也不認識,但感人至深。商業大潮如水銀瀉地、無堅不摧,希望BBC能繼續找到縫隙,有尊嚴地生存下去。

劇情於今看很老土:一個「弱質」女子在150年前的英國階級社會中備受欺凌,但寧苦不屈,維持心靈的潔淨。而且珍惜真愛、淡泊名利,最終在自己變得富有,而昔日的名門僱主兼「哎吔」情人殘障赤貧後,回到其身邊,與其偕老。

看罷後只有一個感想:英國社會也有很不人道的的時代(Charles Dickens的小說講得最清楚),為甚麼他們能夠超越這個階段完善人權,而中國人始終兜兜轉轉?我們也說「士可殺不可辱」,但誰會當真?

給個4*吧!


與《Jane Eyre》相反,《Contagion》(世紀戰疫)大賣明星。Kate Winsler的角色最重要,但Matt Damon似乎可有可無,Gwyneth Paltrow更近乎茄喱菲。兩大影后的犧牲都不小,專業精神值得敬佩。Winsler改用美國口音,扮演臨危受命,單人匹馬開上第一線,希望儘快確定世紀疫症源頭的科學家。劇情進入中段後,自己不幸中招,容顏憔悴,臥床等死。Paltrow更是第一個將新型疫症由東亞帶回國因而第一個死亡的美國人,頭尾合計,出鏡不夠十分鐘。最後的一個鏡頭是頭皮被剖開翻下,蓋住臉的上半部。很恐怖是不?

為了吸引觀眾,這種疫症的死亡率足與中世紀令歐洲三分一人死亡的鼠疫相比。美國既是重災區,也是救世主。死了2,500萬人,總算找到了疫苗。但不少地區已退回到原始時代。社會停擺,秩序崩潰,所有資源近乎枯竭。倖存者為了充饑,到處打鬥群毆,逐間房屋破門而入搜掠,傷人殺人。

與一般驚悚片相比,本片較具教育意義,講述了病毒傳播的途徑和速度,官方如何追蹤源頭、趕研疫苗。但真正有趣的是政治。戲裡的禍源是中國豬場,透過澳門賭場的賭具、籌碼、飲料杯子傳給賭客,再由賭客帶回日、美等發達地區。最後靠美國人的犧牲才救了世界。說白了,中國是魔鬼,美國是救主。製片人當然不會承認罵中國。但生物安全在華層出不窮,禽流感和SARS(沙士)都源於中國,沒有人借題發揮才怪。

由於此片燒到香港頭上,連本應偏右的港產影評都痛罵「美國霸權」。當然也不排除有人為澳門賭場反擊,痛恨其把東方拉斯維加斯說成全球的疫源。

我不解的是:此片主要賣驚悚和科技,不涉及情與性,誰演都一樣。為何要找來這許多大明星?

很愛港的不妨pass,否則有3.5*,可以一看!


打從1980年代初住在紐約,我就很討厭Woody Allen這種「Village」式的pseudo intellectual,特別是他那種也許因為太有錢,以致近乎無病呻吟的心理遊戲。《Midnight in Paris》(情迷午夜巴黎)算是我唯一能夠欣賞的作品。雖然還是很酸,但中年以上的文化人相信會覺得很過癮。現代派的文化人則可能相反。

一個當紅的荷里活劇作家,自己收入豐厚,女友出身豪門,本應無憂,但此人真正的志願是做嚴肅的作家,以致長期在奢華的現實與清高的理想之間掙扎。有一次與女友到巴黎旅遊,享受James Bond式的奢華。但他所追尋的,其實是巴黎1920年代的文化氣息。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深夜獨自躑躅街頭時,午夜鐘聲過後,被人帶他穿過時光隧道,進入到1920年代的騷人墨客圈子裡,與他最崇拜的Scott FitzeraldPueblo Picasso’Papa’HemingwayDaliGaugain……面對面交談,甚至成為大師的情敵。

這用今天的話說,大概就是surrealism。主人公最後並沒有留在巴黎這個燦爛的從前,仍然活在今天的社會。但Woody Allen借這部戲,指出了人的一個弱點:總覺得今不如昔,2010年的主人公覺得最好的巴黎是1920年代;他在「夢幻」世界裡愛上的一個1920年代才女(不妨當作我們1930-40年代的張愛玲),則覺得1890年代的巴黎才真正好;他在夢幻裡遇到的Gaugain,更憧憬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代,希望與Da Vinci等大師共聚一堂。

故事有創意,但想說甚麼呢?一代不如一代嗎?若此,借用唐英年的名言,夾在一眾大師當中的主人公豈非completely rubbish

我好在生性不懷舊。李白話齋:「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這裡所謂的「者」,「昔日」應該也適用。無論已經過去的歲月流金還是流血,既已過去,喚不回來,還不如面對今天。

1 則留言:

haode2010 提到...

"為甚麼他們能夠超越這個階段完善人權".
可能英國新舊教衝突推進了選擇宗教自由以至人權的訴求, 加上法國大革命之後自由與平等思想啟蒙漸漸形成. 中國以前宗教信仰較自由, 中國人較多責備慈禧太后等政治人物的腐敗而較少審視制度法律等. 人治的思想未脫, 以前儒家思想不鼓勵追求個人自由與平等. 現在中國許多人覺得自由與平等比幾十年前好了, 就滿足了. 當權者見多數百姓滿足了, 為了穏定政權, 更要壓制異議者於萌芽. 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