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120601五觀影:5, All British之一:《Perfect Sense》《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我看電影主要是娛樂、好奇。由於怕扭曲的心理,很少看「文藝」,故幫襯荷里活遠多過英國。
      但最近破紀錄連看五部英國貨,其中四部還很文藝,反而pass大旺的荷里活《3D復仇者聯盟》。下週《3D Prometheus》(3D普羅米修斯)上畫才再光顧電腦片。
      剛才去看BBC的《Perfect Sense》(感官失樂園),主要想知道這個全人類染上怪病,各種感官逐一失卻功能的故事,是否取自Jose Saramago Blindness》的靈感。Wiki沒有說,但我猜是的。兩者都是探討全球感染怪病下的human condition,只不過左派的諾貝爾奬作家Saramago關心社會面,探討人性的私利令弱勢人士遭到雙重的災難,本片關心的是個人。但前者功力深得多,本片劇情的一些突變不太銜接。
      用「Have you lost your sense(s)?」來總括本片最為貼切。由於嗅覺、味覺、聽覺、視覺影響生活的程度依次遞增,人們最初失卻前兩者時,雖然過廁所不聞其臭、食而不知其味,經過由排斥到「認命」的心理調適後,仍可工作生活。但失卻聽覺就天下大亂。很少人能正常生活,不免歇斯底里,恍若世界末日。但此片往好處看,男主角失聰趕走女主角後,認識到怪病令自己異常,衷心挽回對方。影片結束時,全球人口進入這種怪病最嚴重的失明階段。銀幕漆黑一片,只有女主角的獨白。語氣處之泰然,努力適應黑暗的地球。
      此片提醒我珍惜眼前。這一刻所享有的,沒有人知道何時會失去。纏繞了近兩年的肩周炎打針後,痛位減少了八成。但一度無法舉手過額,方知日常最微細的動作、感受,身軀、四肢「夠」得到的每個角度、方位,都並非理所當然,享有的時候要感恩。復原的過程中固然要做運動,但頑疾若真的回潮,也要有心理準備,視為回到自己出生時的狀態、回歸塵土前必然的過程。
      
       說到感恩,這五部英國片裡,我最喜歡帶文藝氣息的輕喜劇《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黃金花大酒店)。導演借發達地區人口老化和服務外判兩大潮流來發揮。承擔最多英美外判的印度,有人把舊酒店改為包食宿的宿舍,供英國退休人士長住。劇情圍繞七老來印後的遭遇。出於不同的背景、職業、性格、地位、運氣,有人如魚得水,有人大喊上當。有夫婦因為反應迥異而分手。
      其中最感人的是,少年時期在印度成長的退休法官借機回來尋找兒時的玩伴。後者是法官家庭佣人的兒子,相當於魯迅筆下的「閏土」。但兩人進入青春期後,被發覺搞gay。棒打鴛鴦後,法官被送回祖家求學,與玩伴失卻聯絡。退休後特地回來尋人,為當年不辭而別求寬恕。原來,玩伴雖然按習俗結婚生子,但gay是本性,而且不忘少年情。結局最富創意:法官了卻半個世紀的心事後,在酒店內默默辭世,就地入土,由玩伴為他送行。
      七個人裡的一個女性處處看不順眼,問印度的人命為什麼這樣「賤」(大意)。法官說:在印度人眼裡,生命是grace(恩賜) 而不是right(權利)。這句話在香港聽來很反動。但反過來說,我們現在把很多權利都視為理所當然,只滿足於最高的標準,無疑又過猶不及。
      此片可能創下長者演員比例最高的紀錄。除了一對Bollywood年輕配角外,其餘都是英國老戲骨,包括影后級的Judi DenchMaggie Smith。對白保留了英國的內涵和幽默,值得再看。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我們現在把很多權利都視為理所當然,只滿足於最高的標準」 >> 我不同意。反過來說,我認為是因為大家珍惜自己得來不易的權利,所以才會在面對威脅時大聲疾呼 (有沒有效用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