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130123三陰:《施政報告》的anomaly


   旅台一周,雖然每天都過訪MP和手機版AD(人不在港看桌面版AD要收費),但水過鴨背。出外就是要看別人,家裡只求天不塌下來就好。
   期間內,台灣沒有大事,電視新聞多突發。香港雖然大吵《施政報告》,但未見有台灣電視搬上枱。
   在台看得最多的新聞是阿爾及利亞「俄式」反恐,在油氣田工作的富國人質死傷枕藉。美國好彩,日本最慘。但與阿國血肉相連的法國反而沒有人質。
   北非的阿國與法國分處地中海南北兩岸,從前是行省。雙方都有很多居民易地定居。上世紀中的法國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卡繆Albert Camus就常住阿國,得獎經典《異鄉人》以阿國為背景。1990年代的世界球王施丹Zinedine Zidane就是阿裔法國人。阿國人打了很長的仗才獲得獨立,法國上下為此而撕裂。相信至今仍然有很多阿國人想與法國「統一」。
    
   我一向討厭官樣文章。對於《施政報告》,回來也只是翻翻標題。
   恨梁及其《報告》理所當然,發表當天支持率低不出期。沒想的是隨後幾天更急跌。有關的非議大致是:
   房策空談,樓價再度飆升。中資「入侵」政府。防水貨客不力,「蝗禍」重燃
   但粗看下,梁闢地填海以扭轉公地與地產商持地私地的對比(市佔率)是五年甚至十年的paradigm shift樓價飆升屬一至三年的短線搶利,是港人靠速度「卡」市場空檔的慣常反應。現在搶樓是否有著數,怕要五六年後公屋居屋大增後方可知。但樓價租金年漲20-30%,眼前想住好的市民等不到五年後,當然先買了再說。
   至於中資染紅梁府,在港式資本主義下無法避免。資本主義以金錢為選票,董事會用股權來決定職位和方向。香港的董事會就是特區政府。中資既已買下了越來越多的香港,又怎可能永遠不加入董事會?坦白說,真正無法忍受的市民只有移民。
   至於「蝗禍」,只要深圳河兩岸的售價和安全性有別,就必然有人套利。港人十幾年前不也北上掃貨、飲食、按摩……。港人抬著棉胎、燒鴨、電器...回來司空見慣。只不過我們人少,他們人多地大有產出,不怕我們去買。現在他們人多,而且是職業性的,我們人少地少,被他們overwhelmed。這只有大陸降低物價和改善安全,才能根治。

   不怕說,對於增加土地供應、顯著增加公樓對私樓的比重,我作為私樓業主,倒是贊成的。原因很簡單:呎價以萬元為單位後,除了金融因為交易額遠遠大過所有其他的行業,基本上已沒有實質的行業是可行的。最終連奢侈品零售怕都抵消不了租金的支出。樓價怕要穩定五六年,不再上漲,等鄰近地區的樓價趕上來,其他行業才有機會發展。
   附上的兩幅照片見於今天AD,是民國和中共相隔60年治國的留影,大同小異?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大同小異」──更準確點說,這是中國的原罪。地方太大、人口太多了。印度也一樣。

某程度上,在我有生之年,看到朝鮮跟古巴民主化,應該比看到中國脫胎換骨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