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130404四陰:《Imitation of Life》(春風秋雨)為何不再播


    冬去春來,連日陰雨。無論科技多進步,「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古智慧都不過時。上古的人彼此不知道對方群落的存在,但都因為要避災、種地,各自從對大自然的觀察中悟出了天文地理。他們甚至沒有文字,但仍然得出了經得起考驗的智慧。
    過份人文而否定可驗證的科技,或反過來迷信科技,看輕出於直覺的民間智慧,都是讀書人的弱點。
    終有機會在網上重看五十多年前港人看了無不下淚的《Imitation of Life》(港譯《春風秋雨》)。在此抗議邁向終極的年頭,似乎明白了此片為何一直未見重演,包括專播舊片的TCMTurner Classic Movies)頻道。
    戲是1959年的,講美國二戰後到1950年代末紐約同一屋簷下的兩對單親母女。其中的白人母女是主人,黑人母親是家傭。問題出在黑傭的女兒。由於當時黑人都是下人,她出自白人父親,膚色與白人幾可亂真,故從小自認白人,在外與母親保持距離。但無論在學還是拍拖,都被揭穿而受辱。成長後遂遠走高飛、隱姓埋名,以歌舞為業。
   但母親對女兒始終如一。病中得知女兒下落後,撐著一口氣趕去見面。但深明女兒的態度,絕口不提病重,更對她的同事自稱「桃姐」。
   令觀眾沒齒難忘的最後一場戲是黑人母親出殯。白人主人遵照其遺願,予以風光大葬。教堂請來女歌手為其送別。黑人的靈歌震撼全場。就在靈車起行前一刻,女兒從千里之外趕來,哭倒靈前,認回母親。
   不用說,這是美國戰後版的基督教《聖經》浪子回頭故事。戲裡的黑人母親出於當時的美國南方傳統,帶有耶穌的形象。一來視苦難為上帝的安排,二來覺得在世寄居不過數十年,短暫的苦難相對於永恆極樂的天國微不足道。總的來說,內心保持自尊,但對外默默承受。
   這大概解釋了此片雖然在1959年令我們這些沒有到過美國的人無不感動,但美國此後不再示人的原因。回顧歷史,此片可信是對1950年代中後期美國南方黑人反歧視的「河蟹」回應(用文革話說是「投降派」)。但黑人1955年就在深南地帶的Montgomery市反對巴士上的種族隔離。此片4年後才來宣揚和諧,為時已晚。抗爭時已成為黑人的主流,要在今世就獲得平等、快樂,拒絕眼前承受、寄託身後。
   《春風秋雨》公映4年後,黑人領袖Martin Luther King, Jr.(金牧師)率眾到首都「上訪」,以足與林肯《Gettysburg Address》齊名的I have a dream》演說,令種族隔離終於走入 歷史金牧師翌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此片所代表的傳統基督教不抵抗主義不但沒有市場,甚至被視為白人想痲痹黑人的「反動」作品。
   我無疑過時,仍然覺得本片好看。但正如本文開頭,今天來說荷里活殘片,本來是聯想到香港近日「佔領碼頭」到醞釀中「佔領中環」的終極抗爭。但此文已寫得太長,休息一回看部戲再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