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130606四熱:全球化下何能孤芳自賞?

   連日豔陽與陰雨交錯。午後外出散步做伸展,沿途蟬鳴報夏。
   妻家多人攜同第四代的嬰兒往探岳母,兼出席第三代的大學畢業禮。   
   阿B很文靜,人見人愛。興趣是學大人掃地吸塵煮飯,像父親那樣愛吃。半年前初次坐長途機就沒有鬧,這次應該也順利。
   在我這個年齡看嬰兒成長,最深的感受是:人的一生是一個自然的循環。由嬰兒、兒童、少年、青年到成年逐日成長、增進技能;進入老齡後則將成長過程中所獲得的體能和識能,逐日歸還給上天或者自然界,最終還原嬰兒由母體墜地的那一刻。
   但人成長時精力旺盛,加上社會推動,忙於自我擴張,不會去想這些所得老來還是要歸還的。到了明白這個道理的年紀時,已無法回頭。「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雖然是說國家大事,人生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每次上載博文,其後幾天通常會不時執文字、補漏。上一文趕在「六四」晚會前匆匆上博,忘了是前一天起的稿,日期寫的是六三。今天才發現改回來。
   我完全同意網友Patrickov有關「城邦論」的留言。其實,只要想一想再說,都可以避免這種低級錯誤。
   人類文明不錯始於今伊拉克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建立的city-states,也就是一城一國。接著的希臘人將城邦發揚光大,成為西方文明的起源。但那是因為四五千年前的馬匹木車時代,人只能在幾十甚至十幾里路的範圍內活動。
    今天的馬拉松盛會告訴我們,當時的城邦恐怕連馬都很矜貴。否則數學、天文、哲學、文史無所不精的希臘人,打勝仗後何須士兵奔跑42公里回家報喜,令勇士不是輸死而是贏死。當時像今天香港面積的城邦恐怕就算大的,再大就鞭長莫及。
    但現在打勝仗,在WhatsApp裡按幾個鍵就傳遍全球,還有城邦能畫地為牢?
    的確,意大利在1861年統一前,不但分屬幾個國家,國之下更有大量類似城邦的貴族諸侯領地。我沒有查究。但直覺上,意大利與英、法、德等歐洲強國有兩個分別:外有法、西入侵,內有教宗作為精神太上皇,這一外一內顯然都希望其小國林立、分而治之。
    再說,歐洲雖至今有摩納哥、聖馬利諾、安道爾、列支登斯敦等人口僅數萬的小國長治久安。但這是歐洲兩千年來多國並存造成的。這幾個蚊型國既不威脅大國,反過來大國即使吞了也吃不飽,還不如相敬如賓、協助其生存,大家同做文明人。
    但香港是世界金融名都、北京下轄唯一的自由地,對13億人是重大的經濟機會和政治樣板,與歐洲蚊型國和強鄰的關係不可同日而語。中南海既要借助香港的金融,又要減輕其政治張力。
    經濟上,大陸的富人來炒樓炒股、套匯洗錢、建立進出的基地;中產來買居留權留後路、培育子女、購買生活安全;基層來生仔霸位、分公屋、攞福利;高材生就像我讀書時的留學生,深知自己成績好過一般本地生,畢業後隨時可居留,享自由、有中等的生活
   大陸人無論上中下,來港不外一句話:進可攻,退可守。
   若此,在200倍於我們的人口裡,只要有千分一也就是我們五分一的人口力爭來港,香港就不可能不受陋習污染。
   今天MP就有一則這類報道:廣西以採金為業的50萬人縣份「上林」,居民得聞西非國家加納產金,05年起持旅遊簽證湧去。去年高峰時每日入境的上林人數以百計,累計高達3萬人。但自本月起,華人不得再掘金,且遭到搶掠。至今已有5人死亡,過百遭扣押。
    我敢說,上林人去加納前,沒有幾個出過國、通外語。只要聽說能賺錢,萬里外的非洲都擋不住他們,近在咫尺的我們孤芳自賞?
   中國人多、貧困、動亂的歷史,養成了為了家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出外當奴工的「美德」。美國1869年建成的東西橫貫鐵路底下,就不知道埋著多少我們祖先的骸骨。這類華僑故事全球各地都不缺。
   13億人真的要推倒我們,700萬人是擋不住的。我們之間只能靠默認的界線來維持這種血緣與文化。
   中國開放前,與美國隔絕了將近30年,很多華僑與家鄉的親人一別即成永訣。卡特總統訪華,劈頭就要鄧小平讓國民赴美。鄧笑說:你要多少?暗諷卡特simple and naive。
   當時中美約各有10億人和2.5億人,但一極窮而一極富。經濟上人望高處加上政治上逃避專制,中國若開放移民,隨時有千萬「難民」逼爆美國。美國據說自此不敢再提。
   陳大師好像是留德的人文博士。但大作只見講中國文化,咬文嚼字。留德的生活沒有觸及他的靈魂?
   不結合生活的學問可能沒有好過有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陳留德遇"六四",據稱參與反共,而遭老共特務"搞".對老共有不共戴天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