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140416三陰:看公交疏密,察左右之分

   胡耀邦25週年忌辰新聞多,為營造六四25週年高潮鋪路。流亡洛杉磯的趙紫陽智囊陳一諮走了;安倍在東京接見胡長子。但胡三子把父親比作林肯,胡說!
   安倍真想緩和中日關係,還是虛說真
   希望同在洛杉磯的許家屯還有機會回國。
   *剛說尼日利亞GDP首次超越南非、非洲第一,就傳來爆炸死人上百、百名女生被綁。做案的都是伊斯蘭武裝。這個油國原來這方面在非洲也數一數二。
   *三大報今頭條罕見地一致:狠批高鐵工程延誤《怨天賴地》。昨看電視,只派工程主管say sorry。科技人絕少善言,港版的就更死板。30歲以下的或好些,但總監至少50以上,當年讀書、出道均無須面對公眾。下一波大概是逼CEO站出來。延誤對我無所謂,只痛心百億公帑付東流。
   無須上班,少搭港鐵。但偶爾下班時分在金鐘等車過海,最「噓撼」時排足六班。以目前班次之密,載客量再增有限。長遠靠加線,短期只有cap乘客。限制自由行又多一條理由。
   巴士塞車難「因」時間,尤其是過海,上班族不搭。久未搭104。日前去深水埗,試下沿途睇風景。到了旺角方知這是遊河線:一般巴士沿彌敦道向北直剷,但104玩迷宮遊戲,逐條東西街行勻。
   香港公共交通的路線和班次可能全球最密。而正因為人口密集,有足夠客量避免虧損。換言之,人口密度與公交密度成正比。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要住得寬敞、綠化充足,人均空間大香港不知幾倍。公交只能覆蓋人口集中的地區,犧牲大部份地區。人人不得不自駕。路線班次少,乘客少,公交虧損,反過來服務更稀疏,落入惡性循環。
   美國個人主義最強,視自駕為想去哪裡就哪裡、不受束縛的象徵,而公交為「集體」主義(collectivism)。人人以自駕為榮,唯老弱和養不起車的人才幫襯公交,故服務最弱。面積與中國相若,但除了紐約,沒有一個城市可以靠公交上下班。
   自駕vs公交、自由vs集體暗含世間兩種理念傾向/生活態度/個人性格的角力。喜歡自駕者者在美如魚得水,不愛自駕者愛香港或東亞,間接決定了個人選擇在哪裏生活,所謂的self-selection。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喜歡自駕,但無條件去美國住又點有self-selection?

Patrickov 提到...

專利巴士公司近年玩財技或蝕錢,已經開始把公交密度向外國看齊。尤其是九巴,不少路線已經減至半小時一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