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140510六晴:First but 'out'

   連日陰雨甚至暴雨,今晨難得放晴,終能外出散步。但下午又下不停。
   First but 'out'. 官方對我們的競爭力續彈老調。不過,說我們租貴逼走一般行業,單靠金融、地產,輔以陸客撐場……,也是事實。
   科技失敗率高、投資期長,我們一向懶理。製造業的「武」功報廢後這30年,欲靠「文」創意來維持增長。但我們慣走精面,缺內涵。單靠機靈、快手,最叻也就是《低俗喜劇》,不登大雅之堂。且看明年會否降級。
   港人的分化看似泛民vs建制,實則有志之士只講政治vs建制只講經濟的對立。
   前者據有道德高地,仗著知識中產的反共慣性,借普選來抗共,人較少,但能言善道,掌握輿論;後者仗著港人重金錢的底線來維護本身的政治既得利益,人數多,但大都無聲。
   說到底,雙方都是利用市民的一面,而策略都是靠嚇。建制說:泛民若得米,政治上與中央對抗,經濟上搞民粹,死梗!泛民說:沒有普選,市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香港很快就會淪為大陸城市。
   現實中,香港眼看無法有效管治,只有靠市民認可的政府方能脫困,有必要向泛民傾斜。但以為「普選就能有效管治」同樣是一種欺騙。
   管治拙劣的發達民主國家多的是。用炒股打比方,普選的作用不是確保賺錢,而是必要時可斬倉止蝕:管治不善的話,人民有權換人再試。管治要有方,關鍵在選民相人的眼光。看錯人的話,選票救不了你。這在古今中外司空見慣。
   但公職人員任期固定,普選的風險其實大過炒股。選錯股可伺機賣出離場,但選民只能等到所選的人任滿,眼光光地蝕落去。雖有彈劾機制,但程序繁複、各派實力相差不遠,絕少成事。
   至於佔中,由於譁眾多過內涵,正反各方流於情緒,我一直懶得說。不過看法很簡單
1.普選拖得太久,知識中產耐不住,新一代沒有包袱,趨激正常,佔中無法避免。
2.從表態的人數來說,到時站出來的應不會多過三四千。
3.到時主流可能佔據行人道,但不妨礙市民和車輛往來。
4. 可能有一兩百青少年阻擋德輔道、干諾道的交通,博拉製造頭條。
5.至於有經濟原教旨式估計日損16億,也許是把中環所有的道路、地鐵出入口全日封死來算。但佔中人士肯定會留路俾市民行。

1 則留言:

Kim 提到...

管治拙劣的發達民主國家多的是,而專制管治好的國家也有?如用炒股打比方,專制或民主,那個風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