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150924四午雲:《華麗上班族》悶死人....

    Broadway style的《House of Cards》企業版很有心,羅大佑fans就更Like他作的曲。但《華麗上班族》的表達悶死人。
   為了少看電腦,近日多看了大屏。
   日劇《海边咖啡屋》擺明是人間童話,但所呈現的關愛仍然令你憧憬。中韓就缺少這種感染力。華人只看現實,不屑關愛。韓劇的關愛要求激烈,不像日人,以細膩含蓄來觸動內心。華人Like韓式感情多過日式,故中港都buy韓風。但我出於性格,偏愛日式。
   *美劇《The Barber》講一個男人專殺靚女。IQ爆棚,作案不留痕,洞悉心理。即有蛛絲馬跡,也因為法律漏洞而得以脫身。追究者絕望之下,最後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還死者以公義。換言之,又是控訴司法無能,要靠法外手段的vigilente題材。
   美國司法的惡性循環,我看的確很sick。從婚前簽定分手協議可知,人人不得不去到盡來自保的法律病,甚至衰過警察濫用暴力。
   *但同屬犯罪片,在歐陸備受好評的荷蘭88年製作《Spoorloos》(神秘失蹤)更sick。一對愛侶開長途車旅行,女的中途失蹤。男方鍥而不捨尋人,幾年下來無人不識。
   靚女原來被有妻女、生活美滿的中產男綁架。原因似乎是想在家庭外接近其他女人而不成功。這或可「理解」。但sick在大結局:
   綁架者A被苦主B上電視尋人「感動」,約見表明身分,明白苦主並非想追究,而只是想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A建議帶B去現場重演事發經過。B同意,坐上A開的車,長途跋涉去現場,重走女友「走過的路」:喝下A給的迷魂藥,讓A活埋他。劇終時,A在院子裡與家人享受美好的時光。
   文化界以這種藝術為榮。但即使歐陸,我猜也沒有人同意:尋求真相冇底線。我們都未被人殺過,那是否試一次來明白此為何物?
   歐陸尤其是北歐的這類變態哲學,我懷疑是嚴寒陰暗、少見陽光的產物。
   年來看了幾部芬蘭寫實大導Aki Kaurismaki的作品。專拍基層勞工的困苦孤寂。雖無變態內容,但人際關係的陰暗不比《失蹤》好多少。看了多少明白美好芬蘭(幾百年來以小國頂住巨無霸鄰居俄羅斯的欺凌維持獨立,更發達過俄羅斯。台灣有人為了抗陸,特地去取經唱好)的另一面。講的雖然是80年代,男人酗酒、人人stern face的北歐社會病,但我看100年不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