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180417二清晨18°C 91%:我的法律「偏見」

    4月起新財政年度,無須再做慣做的事,加上日劇開春季,似乎冇乜啱我,於是回過頭去看書,邊看邊整理。但做事怕拖,總想最快完成,結果整多過睇,連新聞都少睇,更遑論上博。
   
   韓國有殷商帶妻兒來港入住豪華酒店殺害。在港收監期間,趁夜間全營熄燈入睡,平躺牀上,「頸纏床單布條」(AD)自殺死,英文遺書稱「tired. ...need to leave.」當局早上見其逾時不起才入房發現。
   AD頭版頭〈懲教通宵巡倉40次不察覺〉,引述曾因抗爭入獄的黃之鋒轟防自殺措施虛設,顯藉機爲泛民炳紀律部隊(最近有人肉路障案)以至政府、建制以至魔鬼黨
   
   但注意:此人是平躺牀上死亡,不但不是垂直身軀上吊,甚至比戲裏看到的,用布條穿過牀框繞頸,坐在地上,突然發力將頸扯斷更難。
   對我來說,這正引證了我不看韓片的「偏見」:韓人「暴烈」。一、不但殺妻兒,連平躺牀上,都可以「監生」勒死自己,唔俾自己掙扎。二、國際知名品牌的CEO(AD)都可以咁兇狠,何須市井、黑社會、精神病...?韓片裏常見西裝友公開摑踢下屬,在港匪夷所思,但在韓怕見怪不怪。
   但不知記者主動問涂謹申還是他主動炳政府,昨晚看他在鏡頭前說咁死好難之類的廢話,藉此促當局加緊對監犯的管理。再次印證港人怕已存在了二三十年的富貴病:有錢、法治加上無天災無大禍(政治除外,因爲很看立場,不具普遍性),人人都成了西諺裏的九條被公主,慣以雞蛋裏挑骨頭來證明自己品味高、與先進國平起平坐。
   此人既入夜後平躺牀上死亡,與睡眠無異,懲教人員夜間在監房外的走廊巡視又怎會發覺?如果個個房裝呼吸感應器,泛民尤其是大狀界肯定抗議侵犯私隱。政治犯打飛機達到高潮時呻吟,會唔會俾人放上網?...
   看涂謹申在法律上幫弱勢,態度誠懇,可信是大好人。但唯法是問,淪爲我偏見裏的「法奴」:法律無上,法律萬能...。
   其實,法律費時失事,成本與效益八二之比,是不得已時才搬出來的last resort。但或因恐共,長期用作the first resort,凡事第一時間搬出來,浪費全民的精力。
   我一向缺乏先進觀,就法律至今堅信:條文是人寫的,解釋、裁決的是人,受人的視野、利益、時、空局限,中共如此,香港甚至英美神聖的普通法也如此二戰期間英國破解納粹密碼後屈屈而終的Alan Turing,今若仍在生,怕英女王要爲他主持同性婚禮。所謂法律普世性是自欺欺人。中共與英美的差異在於,量變到質變。
   香港過去三十多年的政治高血壓,中共專制與港人的自高或可以「六四」分。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180410二午雲26°C 64%:放汽車換科技咁抵?

   就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市場靜待今晨的博鰲講話。清晨出版的近官報以〈合作共贏〉來唱好。
   原來是趁開放改革40年,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公關高明,但足以換取美國放寬科技出口?汽車中國也能造,科技卻關乎經濟的未來和國防,出口政治考慮怕多過賺錢。
   看西方適時放出的消息可知其態度:擬在澳洲東北2000公里的小島國Vanuatu設軍事基地;在南海島嶼樹立電波干擾設施....。後一舉動是針對遊弋的美艦?
   *香港無天災、恐襲,但人人住高樓,電梯飛升撞頂是特有的恐懼。電梯失事停用,住十幾二十層,老人、嬰兒點出入?
   電影裏有班機被人從外hack入導航系統墜毀。若此,一級商廈的電梯或有外部遙控以防萬一。但萬一中環地標幾部電梯同時被hack...,將成港版911。
   還是那句:港好在出身殖民地自由港,政治上冇地位,恐怖分子懶理。
   港至今在國際政治上最威的是Snowden來走佬。讓他過路避難,港也盡了義務。
   *港大橋堤防「崩塌」和高鐵試車「出軌」,與敘利亞化武危機看似風馬牛,但其實內情複雜,不過罪魁是公認的「衰人」,民意早定,細節只是用來強化其衰。加上保守派拙於公關,點講都冇人信。
   港兩大跨境工程的「罪魁」深入人心,工程甩漏是「意料中事」,今後還會有。但用維修軌出軌而非行車軌來解說也自討苦吃。以常人看,維修軌可出事,又點知行車軌唔會?
   敘利亞內戰則是暴君、爲其撐腰的沙皇或再加上伊朗的惡行。好人是自由戰士,維護人權的法(敘利亞的前老闆)、美。
   世事變幻莫測。才2、3個月,國際危機已由北韓西移到敘利亞。不排除兩個月後特金會不歡而散,兩人又在東亞耀武揚威。
   與朝緩和後,美國看來會對敘出手,與俄關係跌到冰點。
   *就昨本博,有回應解答了特統大廈的樓價。火災中唯一的死者住50樓,單位在15年值U$250萬。雖然沒有說面積,但全美最豪的路超高層,與港樓比實在平,大陸人睇就更抵。死者說自大業主當選後就想放,但賣唔出。
   也許總統大廈嚴格篩選住客,否則中國人肯定掃貨。爲表〈合作共贏〉的誠意,特統的朋友不妨出「馬」買它幾個高層,爲縮減對美順差作出努力。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180409一晨晴21°C 74%:特帥頭上動火

   FBI、CIA局長面對”You're fired!”的危機。總統位於美國最豪華大道的地標物業Trump Tower竟上演"Towering Inferno"(取自CNN)。網民起鬨下,個別照片竟有如World Trade Center 911版。
   喺第一大國特帥頭上動火,到底係大帝、小帝、朋友、IS還是國內宵小?唔同我查清楚就自動消失!
   紐約5th Ave.最豪華路段上的特朗普大樓高58層,由外到內金碧輝煌,似賭場多過商住。在內地或正常,金鐘也有一棟金色外牆,但發達國家絕無僅有,更莫說風氣淳樸得多的1983年。
   落成初時,入大堂見識過一次。當時如同紐約一般商業大廈,可自由進出。四壁的裝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炫」。我連escalator都未踏上就調頭走出來。在網絡前時代,唔知住宅單位點賣,但肯定非常人的見識。
   當時唔知乜人鍾意。換咗今日,怕有一半單位係中俄印豪門的second home。午前落街,行個block嘆完Late ”Breakfast at Tiffany”,再上下一個block怕就掃勻全球最豪的名牌,包括IT聖殿的Apple Store。Audrey Hepburn再生也冇咁《珠光寶氣》。當然無須自己一揪二楞啲回家,呢級既鋪頭都有貼身的送貨服務。
   今日若再去第五大道,怕不能隨便進入總統的地標了。總統或冇「特」權,但恐襲猖獗,FBI、CIA、私家保鏢at work。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180408日深夜20°C 72%:預料外的家庭日

   預料外的家庭日,上下四代都見了。
   弟弟與我玩新遊戲。進到大房,嘴塞奶樽躺在大牀上,像嬰兒那樣享受的他,一見我,邊說”apple”邊伸手來拉。以爲他食得興起,單飲奶唔夠喉,”弟弟想食apple?”問了兩次。他搖搖頭,重複說”apple”。
   最後要阿妹解畫,”Elbow呀!”由此想起Paul Anka的名曲”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也許是要大人把elbow俾佢攬住,當作security blanket的遊戲。是老師講到身體的這一部分嗎?無論如何,我甘之如飴。
   族長回流後,子女輪流陪顧。狀況持續改善,生活上基本無礙,只不過避免獨留在家。
   但本週多人外遊、三小放假要睇住,今天則是勞工假,我來輪更。
   族長關心世事,身居海外也每日睇無線新聞、當地天氣。回港後用遙控睇新聞台,原來不少領導人都識。但長者記憶滯後,嘈得最犀利個的反而唔識。
   從三小家出來,向自家方向行,順道拜訪潮店和安老院。這個牌子除了當初發跡的本行,近年踩入北歐style家居,似乎想鬥一種日本名牌,但價錢不到一半。啱我taste,幫襯過不少,包括今天。
   至於老母,不知真痕還是心理,日日周身ngau,搞到敏感,搽醫生俾既止痕藥、潤膚膏都唔得。她正常時,口快聲大,觸動她會鬧人,被指在住客裏至醒。但由此可見一眾住客的平均狀況。晚年盡量不連累家人是我最大的願望,最後那幾年或許也是這樣度過。
   去年喜事、兩老、升小,家裏大事多。今年主要是跟進去年的大事,此外崔家有一樣:先父的血脈升大
   為此要多謝社福部門。老母出事後,家裡適用的資助幾個月就獲批。晚年不同盛年,遲批一個月就少個月。
   The Lord is my shepherd. I shall not want.....

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180407六晚19°C 41%:癌可作恐怖手段?

   出於價值觀,這幾年專看日劇。但日劇年來大跌watt。
   講魔鬼醫生用恐怖醫學來逼醫療改革的春夏間特備劇《消滅癌症的陷阱 完全緩解之謎》()就特差。比一般的1.5小時特備劇長一半。但節奏慢,講「耶穌」,主角唐澤壽明(圖右的大頭)得個樣。因為講癌才捱完。
   劇中的恐怖醫學有二:
   1.先用藥抑制免疫系統,再注入他人的癌細胞,令其因爲免疫系統失靈而大量繁殖,驗出晚期癌。
   但不料,醫生簽字證明患者只餘幾個月,有權在離世前領取部分保險金,安頓家人後,再掃描竟發覺癌細胞消失,醫學上稱total remission/完全緩解,相當於治癒(但不排除不復發)。
   正常情況下,晚期癌的治療只求buy time與家人話別,以及減少痛楚,走得有尊嚴。誰敢奢望治癒?
   但在戲裏,晚期癌患者收取賠償後,接連康復,更有患者遇害。保險公司和警方懷疑有詐,四出調查。
   原來:免疫抑制劑有時效,過後免疫系統恢復運作,逐一消滅外來的癌細胞。換言之,檢驗時只知有癌,沒想到癌細胞非屬本人。魔鬼醫生以此來製造恐慌。
   或問,免疫系統既能殺癌,癌症爲何害苦這許多人?差別在於:戲裏的癌細胞非出於自身,一如外來的病毒、細菌,患者的免疫系統會例行獵殺。但本人的細胞若變癌,懂得演變,用各種方式躲避抵禦免疫系統的攻擊。
   說白了,免疫系統可對付植入的癌細胞,不足以對付自生的癌細胞。又或者說,外來的癌細胞是假癌,易消滅;自身的細胞變癌才是真癌。
   2.患者本身有癌。只要將藥物注入癌細胞再激活,可令癌細胞自我毀滅。但激活劑亦即武俠小說裏劇毒的解藥,反過來變成操控患者的手段。一旦被注入癌細胞自殺藥患者要言聽計從才能獲得解藥,否則任由癌細胞擴散等死。
   魔鬼醫生藉此來操控醫療高官,逼使其同意改革。
   最後當然是好人得救。上述醫學有冇理由,待專業人士去解答。我單憑科學常識和癌症撰文的經驗,只能說表面上說得通。其中2是醫學上的夢。哪天真的發明這種癌細胞誘死劑,天都光嗮。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180406五晨25°C 68%:言「獨」的自由

   昨清明27℃多年來最熱,我也偶然地未有上山。
   今起一連三日大球場上演七人欖球,去灣仔避開吧街。
   日前偶上小米網,見有Lego類玩具。剛好要準備生日禮物,即時去馬。下午付款,翌日上午已收兩大箱貨。但搶限時平賣極難,睇住秒錶一到㩒滑鼠已「售罄」
   日前黃昏,試沿着堅尼地城海傍東行回中環。頭一半背着夕陽。惜行人徑止於干諾道西129號左右大概是處理食品的公共設施,只能轉向「內陸」沿商住街行。
   其實,繞過這段即可重回海傍,經中山公園。但我懶上落天橋,沿干諾道行到尾。
   由堅尼地城到天星碼頭的海傍路全長幾公里,只差西環中間這段幾十米,就能連成一線。該處騰出些少公共設施,或在海傍起條兩米寬的架空步道,即可爲長者散步、後生拍拖、父母帶B、步行上下班完成這項萬民的工程,也無礙於區內的商住。

   美中貿易戰:歷來各次或以這次最「友好」,純屬價錢問題、必定成交。美國的生意總統先抬價請上枱;中國也大大方方地作勢回應,強國眼前的面子和長遠的穩定都要兼顧。最忙的怕是雙方擬定談判貨種名單和價碼的幕僚。股市當然也趁機炒其即日鮮。
   聽言觀行:屢出奇招扭轉全球緊張的小金帝再次獲引述,以朝鮮半島無核化為目標。
   言「獨」的自由:去綠營治下的台灣,與涉華的四獨共議香港獨路,在普通法下確只屬「言論」,歸於自由。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體制和大陸法下,屬於「行為」可論罪。何況事主是佔中的Martin Luther King。建制站在國家立場上惱爆,意在爲後來者戒;泛民站在西方立場上死撐,確保反共有理。
   但社會近年劍拔弩張,很難說法律教授事前沒想到,投身五獨亂華必觸及彌天大法。怕是憎死中共大大的強勢,深明有普通法蔭庇代價小,被迫害形象得益大,一於去到盡。
   就言論與行爲的分界,普通法寬而大陸法窄的差異一天不解決,港都了無寧日。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180405四清明午27°C 66%:冇台敢播《邊橋謎案》?


   一國兩地的跨境大橋上,深夜橫亙着一具屍體。橋上的汽車遠望覺得有異急剎車,隨後的車龍猛響on(普通話的「號」)。
   兩地警方接報趕到,發覺屍體與橋同向,腰部搭在橋中央由左到右界定兩地的白線上。不止此,收屍方知,腰部斷成兩截,上下兩半非同出一源。上身是大橋一邊的反對派領袖。至於下身,警方其後搜尋失踪人口名單,懷疑是大橋另一邊的一位低端人。
   此案由於橋的兩端各佔一半,兩地各派一位同級警探合作偵查。這一男一女的拍檔性格有別。加上兩地在語言、用詞、飲食、制度...上的微妙差異,又關乎警察的制度和尊嚴,偵查過程中難免摩擦。
   不幸的是,其中一方的死者是政客。為防有外力、間諜、恐怖活動因素,中央派國安從大橋兩端的地方政府收去案子。偵查結果保密,反對者抗議「黑箱作業」。
   但反對者深入各階層,內部不時爆出案情,發覺與反對派政治和大橋另一邊高速發展造成的副作用脫不了關係....。

   際此港深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即將啓用,以上的「煽動性」場景純屬我出於娛衆亂噏。但確有雷同,也並非巧合,因為是瑞典丹麥Nordic Noir(北歐黑派)劇”Bron(瑞典文)/Broen(丹麥文)”(bridge/橋,上圖)的引申。
   現實中確有此橋Öresund,北起瑞典南岸,南接丹麥北端的Amager島。其中北段是8公里的橋,南段是4公里的Drogden隧道,橋段在瑞典丹麥海峽中央的人造島Peberholm轉落隧道。上文的「長橋棄屍」就是此劇的開場白。
   此橋與港珠澳不同的是政治現實。兩端的瑞典與丹麥雖屬兩國,卻同出一源,價值觀和制度幾乎相同。瑞典、丹麥、挪威至今有Nordic同盟,彼此合拍過同歐盟其他國家。難民潮困擾西歐前,Öresund過橋甚至不查護照。
   因此,“Bron”裡不因其中一位死者是政客,引發兩地的猜忌鬥爭,兩地警探的磨合只是收視橋段。但港珠澳大橋萬一有涉及政治的罪案,港必鬧翻天。
   睇“Bron”很費神。節奏快,跟字幕辛苦,人多難記,劇情涉及人情財家、黑市居民、恐怖活動。即使經常pause,睇完也只明一半多的。
   麻煩的是,瑞典、丹麥語與英法意西幾無共同點,與德語也只有個別字眼雷同。例如英文女仔名Lau-ra,瑞典串法相同,但讀來似Lao-ah,聽到你暈。看過三齣丹麥劇,只記得一個字:father/父親是va(可按英文讀)。
   但"Bron"可說明北歐創意。2011年秋瑞、丹首播。2年後BBC翻拍英法隧道版”The Tunnel”;美國則借墨西哥邊界來翻拍”The Bridge”。接着俄羅斯和愛沙尼亞去年播出翻拍的橋版。不過未聞內地或香港Like。
   在港想睇唯上網。但可skip “Bron”睇”The Tunnel”。男女主角好過原版,也冇北歐文咁難聽。
   法國女主角Clémence Poésy尤其精彩。人唔靚,但所塑造的警探好有型,一開口就有料到英文近母語水準,法英隨時轉台看似理性到冷血,但偶爾流露出感情幽默。
   由此也唔得唔服BBC。看過的劇集冇一部要腰斬。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180404三夜24°C 82%:「凡大陸冇好事」

   謝網友留言。是的,這兩天剛好看到歷史:耶穌聖徒阿Paul出身法利賽,相當於今天建制變泛民。《聖經》記載,他在逃避羅馬帝國迫害途中,獲耶穌顯靈,無比羞愧,最後主動返回羅馬殉道。
   
   中共「溶」港兩大戰略工程開通煞科之際,同一時間爆出安全隱患:港珠澳大橋防波堤〈崩散〉;港深高鐵試車尾卡〈出軌〉。
   兩大新聞太應節,細節留番你睇。我做media,關注媒體的意識形態多過其報道是否事實。媒體借選材、標題、圖文比例,在表面上all the truth裏突出一些淡化另一些,藉此洗大家腦。天下媒體的共性!
   表面看,《人民日報》與”New York Times”正邪有別。但按辯證法,亦可視爲量變到質變之差。在0到1的自由光譜上,即便分別位於0.2和0.8,NYT好太多,但也可能兩者都係騙。只不過前者係男人老狗,你一眼就識穿;後者夠索,你即刻去㩒錢。
   一句話,我關心傳媒製造的心理效果遠多過是否傳播事實:孟母接獲街坊三次通報「你個仔殺咗人呀!」後,後果是落荒而逃。至於孟子是否真殺人,who cares?
   回到文初所述的兩大甩漏,我懶理有多真,只知再度強化凡涉共冇好事、反對有理的印象。本文第一段,希望講出本土都唔敢公開講既心!
   睇慣刑偵劇。即便要講事實,我關心的也不是工程技術,而是兩單甩漏在關鍵時刻同時爆的「巧合」。建制的解釋差勁,抵鬧。
   有關這兩大工程,睇戲諗到個有趣但極敏感的寓言。深夜了,改日再說。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180403二雲22°C 85%:香港復活節重演《聖經》故事?

   復活節4天假結束,相信很多打工人外遊未返,不如講個應節寓言。假期睇新聞,有人呼之欲出,圈子裏應早已傳遍。不如講清講楚:
   香港是古巴勒斯坦、羅馬帝國的殖民地。建制是靠嚴守清規戒律來騎在人民頭上的法利賽人(Pharisee),他們信奉天主教的領袖=大祭司。以「獨」言惑衆爲由,釘先知耶穌的十字架。但耶穌是民主天主的獨生子。上週五被釘,死後三天亦即前日星期天復活。
   此事廣傳天下,民主教最終征服全球,成爲普世價值,法利賽人從天主創造的大地上消失。
   但暫時未見”I wash my hands before thee.”的羅馬駐巴勒斯坦總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出場。不會是法院吧?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180401日深夜23°C 77%:家裡的「小三」

   假期第3天,有陽光。今午26/27℃,全城換上夏裝。我的家庭日。
   今天一個月難得一次地飲咗兩杯咖啡,癌指數怕爆燈(見昨本博)。 
   上午趕英劇”The Tunnel”(隧道謎案)第二季。下午三小一家難得drop by,一齊去附近小公園的兒童天地,接着去街市。飯後本來休息,但4月無理由第一日就斷博,正好改講家事。
   我說過,孫輩是長者的rejuvenation therapy。
   親戚家的三小逐漸大了。小弟生日才過,很快又輪到阿哥。再過兩年,三小都讀小學,平日有功課,放假要學嘢。老一輩體力也下降。與他們玩,這兩年怕last call
   妹妹這兩年變得快。兩歲以前黐阿媽,一離身就喊。現在同人人都friend,笑容燦爛酒窩甜,更會用大人的語氣同你傾偈。近日初見海外的親戚,落樓梯時主動拖手。英文母語的親戚話:“So sweet. I could have brought her back (to home)".
   妹妹剛會行時最愛”Frozen”裏的Anna,那套片百看不厭。但最近生日,親戚送她有Anna的禮物。點知她很認真地說,我唔鍾意Anna!我鍾意rabbit。雖然沒有說爲何「變心」,但四歲女清楚講出自己的意願,絕不簡單。
   我在旁聽到,告訴她,她不久前才見過的親戚,花園裏有隻好大的rabbit,下次一齊去睇啦。但好遠,要坐好耐飛機。希望她入小學前有機會實現。
   弟弟不同,從小carefree、玩得、反應敏捷。今天在大廈門口接他們一家。弟弟或事前不知道父母帶他們去哪裏,見到我相信很意外,邊跳邊笑邊揮手。
   至於哥哥,由佢出生第一日,至今已睇咗佢7年。上月有一個週末頂替父母,帶他去上音樂堂。回家路過玩具鋪,他主動要求入去睇,睇中架Lego消防車。哥哥跟爸爸砌Lego大,在同齡裏絕對是專家。我砌的第一個Lego公仔,就是他教的。
   哥哥房裏砌好的Lego怕有上百套,大都是車船飛機。年來甚至拆開砌好的Lego,改裝成幻想中運輸工具。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他即將到來的生日要送Lego。問題是:要避免與他已有的Lego重複。答案怕只有他阿爸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