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180523三午31°C 64%:「抗美援朝」初識

   昨晚看美國PBS 01年的韓戰紀錄片“The Battle for Korea”。將近2hr。開場時說part 1,但完場時已交代了53年的板門店停火,網上不見有part 2。也許上網者已將2 parts合一。
   韓戰/抗美援朝的50-53年,我頭一半在廣州,後一半在上海,但還未懂事到那個地步。昨晚回看,只記得「上甘嶺」這個名字。
   但崔家與抗美援朝沾上點邊。我哥哥作爲崔家長子,內戰期間讀大學半途輟學,瞞着父親投共參軍,從而父子決裂多年。此後畢生在瀋陽軍區。他好像在軍校教工程,但位於抗美援朝前線,不會不受影響。
   但即使久違30年後再見,我也沒問哥哥當時如何。不想他難開口,也不想踩地雷。當時在中國,什麼是機密,端看你的地位和處境。不確定的話,最好不聞不問。
   此片作爲我的韓戰啓蒙。特出的是:
   1.50年中,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拋開前一年的二戰協議,揮軍越過分隔南北的38線,武統半島,或受49年10月1日毛澤東建國激發,急於統一南北,千古留名。
   2.金日成原是蘇軍裏朝鮮人部隊的軍官,大概留蘇加入蘇共,獲捧爲北韓「國父」。這使我想起早期留俄加入蘇共娶俄女的蔣經國。無奈父親老蔣反共,回國後不得不棄蘇共改投國民黨,但始終與俄妻廝守。金日成的父親與革命有關係?
   3.金日成「南征」,斯大林幫槍,毛澤東出兵。由50年中打到53年中,累計傷亡中方100萬、南北韓合計幾百萬,美軍死亡37k。
   4.毛不惜出百萬「志願軍」,據說是怕脣亡齒寒:美國滅北韓後再推翻新生的革命中國。的確,美軍統帥MacArthur麥克阿瑟後來被越境南下的中國志願軍,曾要求總統杜魯門對中國用原子彈。
  但杜魯門怕激起斯大林,觸發世界三戰,只好將陣前統帥由高麥換成Ridgway李奇微(1895-1993)。前者冒進,但後者穩健,頂住了中方的強攻,挽回了美軍的頹勢,最後在南北對峙的軍事僵局下,不得不停火,中國得免陪日本吃原子彈。
   5.韓戰三年,最特別的是雙方都曾一度勢如破竹,由南到北兩上兩下。先是北韓全力突襲,在兩個月內橫掃南方,將南韓和美軍逼到半島東南角的釜山地區。
   接着麥克阿瑟重演二戰後期的諾曼底反攻,在北韓控制的首爾海邊仁川港搶灘,再從北邊南下,與被困南方的美軍包圍居間的北韓主力,逼使其倉皇北撤。
   高麥接着乘勝北上,橫掃北韓,直逼中國邊界的鴨綠江。此時中方幾十萬大軍漏夜渡江南下。人海戰術加上北韓入冬嚴寒,美軍被困山頭。麥克阿瑟陷入拿破侖和希特勒冬天入侵俄羅斯/蘇聯的困境。大概就是此時,他建議總統用核武。
   不料美國換帥Ridgway李奇微。來者改戰術。大概係用美式火力優勢來對付中方的人海戰術。中方傷亡慘重,被逼和談。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所以說,中共其實打不過老美對嗎?那麼「特統」之前的老美也實在太失職了。